32.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方案的产生凝聚了众多艺术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吉祥物征集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征集办公室总共收刭2 665 5件作品.作者有学生.干部.退休老人.运动员.护士.设计师.普通职员.画家.作家.教师.演员等.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山仑脉”的是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黄河、长江和______.(2分)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1分)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一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B河:_____.(2分)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1分)

原因:(2分)                 

举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读下列有关瑞士的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 瑞士“欧洲屋脊”、“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 3%和72 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袁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

(1)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2)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中,            业尤为突出。
(3)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
(4)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        ;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  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   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 3%和72 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

(1)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中,

                业、                  业尤为突出。

(4)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

(5)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4月30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上海世博会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 关于上海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B.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铁路网密集。

C.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势平坦。

D.上海水能资源丰富。

(2)上海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3)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的功能结构有何关系。

(5)从城市等级的大小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角度,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