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两地区图.回答16--19题. 16. 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 淡水资源 B. 渔业资源 C. 石油.天然气 D. 煤炭.铁矿 17. 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注重环保会导致当地 A. 水体富营养化 B. 水体放射性污染 C. 外来物种入侵 D. 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18. 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 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19. 若城市①②之间实际直线距离为M.城市③ ④之间为N.则M与N的关系是 A. M=N B. M>N C. M<N D.无法确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3年,中国创造的GDP不足全球的4%,但已成为世界资源增长需求的绝对主力。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如下表所示:

1994年(%)

2002年(%)

2003年(%)

氧化铝

10

19.7

21.4

铁矿石

29.8

30.6

34.6

电解铝

7.6

16.3

18.8

钢铁

14.6

22.4

26.7

6.9

18.4

19.9

3.9

8.2

10.1

10.8

18.5

20.1

水泥

30.6

41.8

48.3

原油

4.7

7.0

7.6

乙烯

3.4

5.7

6.2

(1)根据表中数据归纳说明我国何以成为世界资源增长需求的绝对主力。

(2)目前,我国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请你为我国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应对措施。

(3)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主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请你列举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至少两个)。

 (4)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资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所在的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表1.世界人口大国(人口过亿)资源环境要素指标的结构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面积

水资源总量

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森林面积

CO2排放

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

十国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

表2.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分类

分类及安全系数指标

国家(安全系数值)

高安全度国家(>5)

俄罗斯(23.98)、A国(13.97)、巴西(11.38)

低安全度国家(<5)

一般低安全度国家(5-3)

孟加拉(3.87)、尼日利亚(3.19)、

次低安全度国家(3-1)

印尼(2.17)、巴基斯坦(1.78)、B国(1.74)、中国(1.73)

完全低安全度国家(<1)

日本(0.9)

(1)说出A、B两国的名称。

(2)巴基斯坦与中国同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两国的资源环境有何相同之处?B国也属于次低安全度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资源环境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下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

(4)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

                                                                 

(5)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  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表1为百色和昆明两地2009年11月前后的气候资料。

表1

城市

降水总量

(11—2月)

平均温度

(11—2月)

前期降水总量

(6—10月)

今年

常年

今年

常年

今年

常年

百色

51.8

84.6

16.7

15.4

548.2

744.7

昆明

27.9

85.3

11.5

9.5

501.5

785.4

(1)结合材料一,请你预告未来两天内我国华北平原的风向、风力及天气情况。

(2)结合表1,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

(3)依据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  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受严重损失。表1为百色和昆明两地2009年11月前后的气候资料。

表1

城市

降水总量

(11—2月)

平均温度

(11—2月)

前期降水总量

(6—10月)

今年

常年

今年

常年

今年

常年

百色

51.8

84.6

16.7

15.4

548.2

744.7

昆明

27.9

85.3

11.5

9.5

501.5

785.4

(1)结合材料一,请你预告未来两天内我国华北平原的风向、风力及天气情况。

(2)结合表1,简述广西、云南等地旱情严重的自然原因。

(3)依据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我国云南、广西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1811年英国人口1020万人,1911年达到了4200万人;2004年欧盟扩大后,英国对新成员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截至2005年7月英国人口达到602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37.5万人,2005年是自1962年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

材料三:欧洲四地各月气温与降水分配示意图(下图)。

(1)读图并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6中A河流经世界著名的          工业区,这里出产的       矿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该河入海的B国地势       ,修建的          工程享誉全球。

②图6中C海域盐度低的原因:

气候方面:                                                            

                                                                      

其它方面:                                                             

③根据材料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英国两次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                                                              

                                                                   

第二次                                                              

④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西部地区河流与东部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河流

水文特征

形成原因

西部

东部

材料四:……而始于16世纪的圈地运动则持续了3个世纪,它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自耕农不得不时常出卖劳动力,因为对公地和荒地的圈占使他们失去了其放牧的土地,并且也得不到燃料。早期的圈地是由羊毛价格上涨促成的,因此土地多半被用于放牧。其后,为迅速扩展的城市生产粮食变得更为重要,因此人们又开始在被圈占的土地上用新的、有效的方法耕种粮食。

在1714年至1820年间共有超过600万英亩的英国土地被圈占。这一事实意味着严重的迁居问题,它给底层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租种土地或打散工,否则他们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英国自耕农被大批大批地逐出家园这一现象使得关心社会的个别人极为恐惧,他们站出来直言不讳地反对。……的确,别的欧洲国家也发生过圈地运动,但其程度却要轻得多。例如在法国,法国大革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土地,以至于加深了他们对故乡的依恋,使得他们不愿意收拾行李背井离乡。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英国圈地运动为什么“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达到最高潮?”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圈地用途由放牧转变为种粮的主要原因。

   (3)英法两国农民的“迁居”和“安居”,对英法两国的经济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西欧诸国经济的发展为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因素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19世纪80年代,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恰恰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缓解了国内的劳资矛盾,促进了德国的发展,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也带来了二战后英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1950—1960年之间,西欧形成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机制。我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惠及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中,应当学习和借鉴上述经验。

   (4)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认识。

   (5)我国建立健全惠及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