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2)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3)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问题。

1.M、N两地区位于同一纬度的不同海区,曲线代表等温线,关于此图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海区在南半球

B.N处为暖流

C. M、N可能在中低纬度海区

D.若图示为太平洋海区,N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2.如果M、N表示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区的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的温度低于N地

B.M地为陆地,则表示的季节为此区冬季

C.M地为海洋,则表示的季节为此区夏季

D.此图若是7月份等温线图,M为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探索我国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1)B城市为                ,其城市地域形态为             

(2)连接A、M城市之间的铁路为             铁路。

(3)图中M、N两城所在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工业区,试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4)图中A城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试比较图中A、B两地区的地貌特征,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

 

   

 

 

 

 

(2)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试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三种生产模式(如下页图),试分析影响这三种生产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   

 

 

 

 

 

 

 

 

(4)图中P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试分析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试比较图中A、B两地区的地貌特征,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

(2)图中M、N两城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分析差异的原因。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将工厂转移到B地区,形成了三种生产模式,试分析影响这三种生产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

主导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图中P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试分析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2)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