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分布在( ) A.青藏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内蒙古高原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十五”期间国家四大重点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上述工程中,跨度最大(最长)的是        工程。(1分)
(2)建青藏铁路可能遇到的最不利因素是(  )(2分)

A.地形起伏大B.空气稀薄
C.低温、冻土D.沙漠广布
(3)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2分)
(4)说明输电线路北线工程的电力输出地        ,目标地是         地区;中线工程水电资源丰富的原因                        ,                          。(4分)
(5)说明输电线路南线工程对云、贵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
(6)与东线工程相比,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利弊(从工程量、水质方面分析)。(4分)
(7)专家分析,长江丰水季与北方需水季存在很大矛盾,你认为有那些措施解决这个矛盾?(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十五”期间国家四大重点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上述工程中,跨度最大(最长)的是         工程。(1分)

(2)建青藏铁路可能遇到的最不利因素是(   )(2分)

A.地形起伏大       B.空气稀薄

C.低温、冻土       D.沙漠广布

(3)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2分)

(4)说明输电线路北线工程的电力输出地         ,目标地是          地区;中线工程水电资源丰富的原因                         ,                           。(4分)

(5)说明输电线路南线工程对云、贵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

 

(6)与东线工程相比,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利弊(从工程量、水质方面分析)。(4分)

 

(7)专家分析,长江丰水季与北方需水季存在很大矛盾,你认为有那些措施解决这个矛盾?(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十五”期间国家四大重点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上述工程中,跨度最大(最长)的是        

工程。(1分)

(2)建青藏铁路可能遇到的最不利因素是(   )(2分)

A.地形起伏大       B.空气稀薄

C.低温、冻土       D.沙漠广布

(3)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2分)

(4)说明输电线路北线工程的电力输出地         ,目标地是          地区;中线工程水电资源丰富的原因                         ,                           。(4分)

(5)说明输电线路南线工程对云、贵两省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3分)

(6)与东线工程相比,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利弊(从工程量、水质方面分析)。(4分)

(7)专家分析,长江丰水季与北方需水季存在很大矛盾,你认为有那些措施解决这个矛盾?(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是
[     ]
A.长江以南地区无土地荒漠化
B.东北地区土地多盐碱化
C.石漠化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的沙质荒漠化最显著
2、甲地区胡杨林大面积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
[     ]
A.过度农垦
B.过度樵采
C.不合理开矿
D.不合理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三北”防护林横跨西北、华北、东北的新、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冀、津、京、辽、吉、黑13 个省级行政区,绵延4480 千米,总面积达406 . 9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0 %以上。“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图示地区的生态环境良好,山青草绿,环境优美宜人。

我国科技部提出中国防沙活动技术方案,其中左侧为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右侧为分别采取的技术措施。将你认为搭配正确的组合用直线连接起来:重点防沙、治沙的地区分别采取的技术措施。

a.农牧交错带       ①以建立生态屏障为重点

b.京津周边地区      ②以退耕还草、以草定畜为重点

 c.草原带         ③土地绿化、硬化、发展高效农业,退耕还林、还草,

                提高植被覆盖率

 d.荒漠绿洲带       ④以退耕还草、还林为重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