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 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图4).回答12-14题. 12.下列因素中.与“l+10 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①地处东部平原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一安庆一无为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一滁州一长丰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巢湖一庐江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合肥一马鞍山一安庆 14.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量多价廉 D.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因素中,与“1+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

①地处东部平原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优美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量多价廉         D.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如下图,回答⑴~⑶题。

⑴.下列因素中,与“l+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

①地处东部平原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⑵.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一安庆一无为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一滁州一长丰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巢湖一庐江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合肥一马鞍山一安庆

⑶.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优美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量多价廉  D.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因素中,与“l+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①地处东部平原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市一安庆市一无为县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市一滁州市一长丰县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市—巢湖市一庐江县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合肥市一马鞍山市一安庆县

17.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量多价廉    D.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因素中,与“l+10”江淮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

①地处东部平原南北交通要冲,交通便利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特征显著                 

④工业基础雄厚,发展历史悠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下列关于该城市群等级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合肥市一安庆市一无为县

B.服务职能由多到少排序:合肥市一滁州市一长丰县

C.小学数量由多到少排序:六安市—巢湖市一庐江县

D.小汽车专卖店布局先后:合肥市一马鞍山市一安庆县

17.合肥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量多价廉    D.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将在统筹协调好省会经济圈、皖南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筑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读“江淮城市群城市分布示意图(2008年)”,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合肥市B.蚌埠市C.淮南市D.明光市
【小题2】据图可推测
A.六安市比马鞍山市服务种类多B.天长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滁州市多
C.安庆市的服务范围较合肥市小D.合肥市与芜湖市服务范围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