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极地考察站材料.完成1-4题 极地考察站 地理坐标 建站时间 长城站 62°12′59″S,58°57′52″W 1985.2.20 中山站 69°22′24″S,76°22′40″E 1989.2.26 黄河站 78°55′N,11°56′E 2004.7.28 1.我国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黄河站到北极点的最短距离约为 A.120km B.1000km C.1100km D.1221km 3.在黄河站看北极星的仰角为 A.11°05′ B.11°56′ C.78°55′ D.90° 4.当我国长城站的昼长为一年中最大时 A.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的昼长均为24小时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C.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圣地亚哥是多雨季节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12月初,我国第23次南极科考队起程。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负责人透露,本次科考队利用我国自主创新的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平台软件SuperMap GIS,在南极长城站首次绘制1∶1 000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并将这些成果建成空间数据库。

据悉,本次南极科考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超图公司采取赠送方式向南极科考队提供SuperMap GIS软件,并将在科考过程中提供免费技术服务。该系列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国土、交通、民航、房产、电力、电信等众多领域。

(1)本次科考利用我国自主创新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erMap GIS,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次考察利用的地理信息系统,需要RS、GPS进行数据支持

B.此技术是一种快速但准确度不太高的技术

C.利用此技术可以替代人对南极无人区进行数据分析

D.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2)长城站数字地图绘制成功后,对该地图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的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海岸线变化利用________技术最适宜探测(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科技人员实地测量计算         D.现代技术还无法分析

(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于2008年1月5日正式开工。

这项工程旨在提升中国空间环境研究能力,为今后中国卫星、通信、导航、电力网、载人航天等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材料二  2008年1月12日,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到达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并在冰穹A(80°22′51″S,

77°27′23″E)开展了天文台址综合考察。

(1)我国“子午工程”沿②___________(经纬度)线附近,利用北起A___________、经北京、武汉等,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站,以及沿①___________(填经纬度)线附近,东起B___________、经武汉、D___________等,西至C___________的现有的15个监测台站,建成了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

(2)随着地球的自转,比对两个经度相距180°的子午链位置上的空间环境变化,可了解全球变化规律。因此,通过国际合作开展“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我国“子午工程”还可与___________(填代号)等国的空间环境监测台站联网,初步建成环绕地球一周的、完整的空间环境监测子午圈。

A.俄罗斯   B.加拿大   C.印度   D.澳大利亚   E.巴西F.阿根廷   G.南非

(3)沿着30 N附近的空间环境地基监测台站,从自然条件来看,最有利于开展环境监测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什么?   。

(4)结合材料二,判断冰穹A在北京的___________方向。试分析在冰穹A开展天文观测的优势条件。

(5)在下图中,分别用实线和虚线画出广州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长的变化曲线(广州白昼最长为13小时3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正值第四个国际极地年期间,此次考察的重点任务包括: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80°S,77°E),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预计2009年1月底前完成。

   (1)填出上图中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B、         洲;C、         洋;H、         站;F、        

   (2)“中国北极黄河站”(78º13'N ,16ºE)在我国即将建成的南极昆仑站的           方向。当北京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昆仑站的地方时为            分。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昆仑站建成时我国长江流域正值汛期

B.10月末昆仑站开始出现极昼现象

C.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向

D.长城站的中国国旗一般飘向西北方向

   (4)我国科考船行驶到南半球中纬度附近时非常危险,试分析这段航程危险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1年11月3日,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启程。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负责人透露,本次科考队利用我国自主创新的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平台软件Super MapGIS,在南极长城站首次绘制1:1000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图,并将这些成果建成空间数据库。据悉,本次南极科考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超图公司采取赠送方式向南极科考队提供Super MapGIS软件,并将在科考过程中提供免费技术服务。该系列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国土、交通、民航、房产、电力、电信等众多领域。

(1)本次科考利用我国自主创新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per MapGIS,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次考察利用的地理信息系统,需要RS、GPS进行数据支持

B.此技术是一种快速但准确度不太高的技术

C.利用此技术可以替代人对南极无人区进行数据分析

D.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2)长城站数字地图绘制成功后,对该地图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的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上述海岸线变化利用________技术最适宜探测。(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科技人员实地测量计算

D.现代技术还无法分析

(4)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2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1984年首次组织南极科考以来,已经相继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62°12'S,58°57'W)、中山站(69°22′S76°22′E)和昆仑站(80°25′S77°06′E)等3个科学考察站,成功组织了29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高水平考察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南极、探索极地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央广网北京20131225消息,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两支内陆考察队——泰山站队和格罗夫山队完成了物资集结正式出征。按照计划,泰山站队将在距中山站522公里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开始建设中国第4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

材料二:南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已经建成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一年中极昼天数最多的是?????????? 站,其极昼天数大约为????????? 天(不考虑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4分)

2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直线距离大约为??????????? 千米;若科考队员选择最短路径,由昆仑站出发到达长城站,其前进方向为?????????????????????? 。(4分)

3)与南极大陆相比,北冰洋的气温较高,请简述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10)

4)南极科考站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圆柱形钢架结构把主体建筑架空,试分析这样做的地理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