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年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图1).回答1-4题. (图1) 1.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 A.32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400毫米 2.2000年华北地区的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 ①生长期缩短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华北地区的自然带为 ( ) 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荒漠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均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7-9题。

1.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最大值发生在      (     )

A.1954年—1960年  B.1960年—1966年  C.1990年—1996年  D.1996年—2002年

2.2000年华北地区的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

A.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偏强

B.气温高,蒸发量大

C.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偏弱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图中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总趋势可能影响 (    )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均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1.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最大值发生在


  1. A.
    1954年—1960年
  2. B.
    1960年—1966年
  3. C.
    1990年—1996年
  4. D.
    1996年—2002年

2.2000年华北地区的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1. A.
    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偏强
  2. B.
    气温高,蒸发量大
  3. C.
    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偏弱
  4. D.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图中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总趋势可能影响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1. A.
    ①②
  2. B.
    ③④
  3. C.
    ①④
  4.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     ]
A、32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280毫米
2、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
A、旱涝灾害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B、基本是三年一旱,五年一涝
C、气温与降水呈正相关联系
D、半个世纪来,平均每年气温上升0.5℃
3、华北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会影响①农作物的生长期缩短②植物病虫害减少③供暖的能源消耗减少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⑤土壤的盐渍化加剧⑥常绿阔叶林面积增加
[     ]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