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下表为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统计表。读图、表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气温(℃) | -13.5 | -9.3 | -0.4 | 7.7 | 15.2 | 20.0 | 21.8 | 19.9 | 13.8 | 6.5 | -3.0 | -11.4 | 5.6 |
降水 (mm) | 2.4 | 6.1 | 10.1 | 19.9 | 28.4 | 46.2 | 104.4 | 136.9 | 40.4 | 24.1 | 5.9 | 1.4 | 426.1 |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山地垂直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该山的名称,及该山在我国自然地理方面的重要意义(至少两点)。
(4)描述该城市的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治理措施?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两国地形剖面图
![]() |
材料二 我国西北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沙化已经十分严重,源自西北内陆的沙尘暴不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影响,而且还涉及到邻国日本、韩国,乃至美国西部海岸。但是,沙尘暴并非总是把丑陋的一面示与众人,它也有美好的一面。由于沙尘中含有碱类物质和营养盐类,它使日本、美国夏威夷群岛及其西部沿海地区受益非浅。
材料三 A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四 AB两地位置关系图(如上右图)
(1)中、美两国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的差异表现为:
,所以,造成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三中A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间段是①②③④中的 段。材料四中B处为-6℃,当A地气温降至 时开始起到限制风沙的作用。
(3)一年中,主要考虑风力因素,我国北方沙尘暴天气以 、 两季居多;若进一步考虑地面冰冻等因素,则尤以此两季中的 季最多。
(4)造成我国北方沙尘暴现象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
。
(5)沙尘暴对日本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减轻了 危害;还为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夏威夷群岛带来了 ;为美国西部近海的鱼类带来了丰富的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左图)。
材料二 表示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右图)。
材料三 气候资料表
地区 | 1月均温 (℃) | 7月均温 (℃) | 12--次年2月降水量(mm) | 6--8月降水量 (mm) | 年降水量 (mm) |
甲 | 26 | 26.5 | 643 | 612 | 2480 |
乙 | -10.7 | 24.8 | 45 | 321 | 680 |
丙 | 8 | 25.0 | 345 | 32 | 740 |
丁 | 5.4 | 27.5 | 105 | 425 | 1015 |
(1)、材料一表示的是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 。
(3)、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与材料三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① ,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② 。
(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5)、材料二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北弯曲,其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
(6)、有关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E气压中心位置偏北时,我国的东南沿海常受台风灾害影响
B.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
C.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
D.J地自然带与乙地自然带相同
E.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
(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适宜种植棉花
B.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C.丙地河流的主汛期在冬季
D.为了保证水稻稳产高产,丙地更需要修建水库
E.丁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图内画出左图中a-b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2)图中c代表的是________工程。建设该工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
A.该工程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该工程以西是盆地,能够形成容量巨大的水库库区
C.该工程可以减缓上游供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
D.该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基础好,无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3)读下表回答问题:
根据资料判断,符合左图中甲省水资源状况的是地区___________。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修建的水利工程其起点是图中的___________水库。
(4)图中d处表示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贵的生物资源。
(5)丙地区盛产柑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
图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4“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城乡差距扩大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6.右图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左图中的
A.B-C时段 B.C-D时段 C.D-E时段 D.E-F时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