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6-17题. 16.图5中河流入海口处.常因天文潮引起海水倒灌.河水盐度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咸潮.咸潮在该河口最易发生的季节为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2005年12月.我国珠江口发生了类似的咸潮.其危害和造成的损失超过了以往发生的任何一次.造成这次咸潮灾情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与珠江流域的降水偏多有关 B.与东南季风风力最大有关 C.与台风的影响有关 D.与珠江流域的旱情严重有关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N”一线沿途(  )

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

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M-N”一线沿途(  )

A.高差最大达300米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D.经过两个鞍部
【小题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D.甲处能看到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N”一线沿途(  )

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

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M-N”一线沿途(  )

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

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M—N”一线沿途

       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

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