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1999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表)和右下图“1999年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构成图 .回答18-19题.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 13% 48% 39% 中部 21% 45% 34% 西部 23% 42% 35% 18.图中①②③对应的经济地带分别是 A.东部.中部.西部 B.西部.中部.东部 C.中部.西部.东部 D.东部.西部.中部 19.下列省区中.分别位于西部.中部.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甘肃.山西.山东 B.西藏.陕西.江苏 C.青海.四川.广东 D.内蒙古.安徽.福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下表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     

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 

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

2.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图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表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1.1978—2008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表示意 1996 年与 2007 年新疆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下图为 2006 年新疆地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效益图。读下表和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007 年较 1996 年,新疆

A.油菜种植面积增加          B.棉花种植面积增幅最大

C.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增加    D.农作物种植总面积增加

2.造成新疆各类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效益的变化        B.人口增长过快

C.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D.降水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30分)读下表和下图,回答问题。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10分)

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表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1.1978—2008年R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