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分)
材料1:2011年7月14日,新疆火洲吐鲁番气温再度飙高,创下47.8摄氏度的高温,追平了当地历史气温最高值。根据气象部门的观测,新疆吐鲁番7月14日中午14时温度就已经超过了45摄氏度,16时温度达到47摄氏度,17时许,气温追平了历史最高值47.8摄氏度,但之后并没有继续上升,18时许,吐鲁番气温回落至47.4摄氏度。
材料2:吐鲁番1961~1990年部分气候资料。
平均最高气温 | 降雨量 (毫米) | 日平均日照 (小时) | |
1月 | -3.3 | 1.3 | 6.9 |
2月 | 3.1 | 1.4 | 8.1 |
3月 | 12.6 | 1.0 | 8.8 |
4月 | 21.1 | 2.0 | 9.7 |
5月 | 28.0 | 3.2 | 10.9 |
6月 | 32.3 | 6.2 | 11.2 |
7月 | 34.1 | 6.7 | 11.0 |
8月 | 33.3 | 4.9 | 10.6 |
9月 | 27.5 | 3.3 | 10.1 |
10月 | 18.7 | 2.6 | 9.0 |
11月 | 7.3 | 1.5 | 7.4 |
12月 | -1.8 | 0.9 | 6.5 |
材料3:吐鲁番地区四个气象观测站的分布图和四个气象观测站4天最高气温对比观测结果图。
(1)材料1中吐鲁番出现高温,最可能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2分)(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著名瓜果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是(2分)( )
A.昼夜温差大 B.降水稀少
C.有灌溉水源 D.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3)一般来说,四个气象观测站每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分析其原因?(6分)
(4)据图分析吐鲁番地区日最高气温的分布特征?历史上,吐鲁番气象观测站两次出现47.7℃的高温,请结合图中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艾丁湖底可能达到的最高气温?(6分)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分)
材料1:2011年7月14日,新疆火洲吐鲁番气温再度飙高,创下47.8摄氏度的高温,追平了当地历史气温最高值。根据气象部门的观测,新疆吐鲁番7月14日中午14时温度就已经超过了45摄氏度,16时温度达到47摄氏度,17时许,气温追平了历史最高值47.8摄氏度,但之后并没有继续上升,18时许,吐鲁番气温回落至47.4摄氏度。
材料2:吐鲁番1961~1990年部分气候资料。
平均最高气温 | 降雨量 (毫米) | 日平均日照 (小时) | |
1月 | -3.3 | 1.3 | 6.9 |
2月 | 3.1 | 1.4 | 8.1 |
3月 | 12.6 | 1.0 | 8.8 |
4月 | 21.1 | 2.0 | 9.7 |
5月 | 28.0 | 3.2 | 10.9 |
6月 | 32.3 | 6.2 | 11.2 |
7月 | 34.1 | 6.7 | 11.0 |
8月 | 33.3 | 4.9 | 10.6 |
9月 | 27.5 | 3.3 | 10.1 |
10月 | 18.7 | 2.6 | 9.0 |
11月 | 7.3 | 1.5 | 7.4 |
12月 | -1.8 | 0.9 | 6.5 |
材料3:吐鲁番地区四个气象观测站的分布图和四个气象观测站4天最高气温对比观测结果图。
(1)材料1中吐鲁番出现高温,最可能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2分)(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著名瓜果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是(2分)( )
A.昼夜温差大 B.降水稀少
C.有灌溉水源 D.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3)一般来说,四个气象观测站每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分析其原因?(6分)
(4)据图分析吐鲁番地区日最高气温的分布特征?历史上,吐鲁番气象观测站两次出现47.7℃的高温,请结合图中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艾丁湖底可能达到的最高气温?(6分)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