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1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 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第Ⅱ卷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无理逼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加强。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如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下图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3)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4)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5)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

(7)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艰难曲折的历程。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大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读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改革开放初期,发生了图中②的产业转移,试分析当时珠江三角洲发展加工工业的区位因素。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进行了调整,逐步形成了“大珠三角”的概念,加工工业出现了图中④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一转移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1980年,国家正式确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北海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据图1、图2说明唐朝与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4)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有何特点?并分析这种格局对我国的影响。

(5)在近现代历史上,广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试分析两次开放中,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之间的不同关系。

材料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6)运用哲学道理,对材料四进行分析。

(原创)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行政权力无处不在,被称为“全能型政府”。而现在要求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打造成“服务型政府”。

(7)请说明由过去的“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经济学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11月25日,缔造“迪拜神话”的迪拜最大国有集团迪拜世界就近600亿美元的债务宣布“偿还暂停6个月”。过去四年多以来,迪拜大兴土木,同时债务不断增加,目前已增至约800亿美元。整个迪拜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消息一出,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全球股市下挫。市场人士担心,迪拜世界或沦为又一个雷曼兄弟公司,引爆新一轮全球信贷危机。

材料二:迪拜市阿联酋7个酋长国之一,与阿联首首都所在的阿布扎比酋长国不同,迪拜没有丰厚的石油储藏,经济以地产、金融和旅游开发为主。过去数年,迪拜走以地产开发主导的高端地产和旅游开发路线,在海湾地区异常突起。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三座呈棕桐树形状的大型人工岛屿、另外加上世界最大人造海岛——“世界岛”,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最高大楼、世界最大的游乐园、世界最大的人工室内滑雪场……等宏大工程令世人炫目。

材料三:西亚部分地区图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迪拜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阿联酋出口石油到美国,可走哪几条线路?试比较这几条线路的优劣?

       (3)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西亚海湾诸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他们从落后贫穷的游牧业国家一跃而为现代化富国,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海湾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4)迪拜危机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全球股市下挫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材料四:有专家分析迪拜危机的原因:一是房地产业的过度开发。迪拜一味追求世界地标性建筑,推进了“世界最高”、“世界独有”如七星级酒店、迪拜塔、人工岛等大规模建设项目,背上了800亿美元的巨额外债;同时,迪拜一味追求极致的豪华,摩天大楼大堂的立柱、地板、房间的门把手、卫生间的水管上都爬满了黄金,迪拜成了奢华的代名词。而这些投资项目却难以在短期实现盈利。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美元的贬值的影响。在金融危机持续的影响下,迪拜的投资出现严重亏损,迪拜执行的是本国货币迪拉姆与美元挂钩的政策。美元的贬值导致迪拜和海湾地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此次债务危机的“帮凶”。

       (5)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迪拜神话破产的原因。

       (6)从贸易角度看,隶属阿联酋的迪拜是中国与中东进行贸易往来的主要窗口。2008年,中阿双边贸易达到280多亿美元,连续10多年成为我国在西亚和非洲地区出口最多的国家。试分析我国加强与中东地区贸易往来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单位:百帕),回答(1)、(2)题。

   (1)此时,在中国境内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半岛和大平原分别是:         

                                 ,A锋面将向          方向运动,受其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近期内气温变化趋势是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可能出现的旱灾是:              

   (2)B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试说明该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到粉碎“四人帮”以后的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十几个社员在严俊昌的带领下,偷偷摸摸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18位社员在那张大纸上摁上了自己的手印。

   (4)材料二中凤阳农民签订的契约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他们的行动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1954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6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历程。

   (5)材料三中,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的原因是什么?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6)从“文革”结束后口粮的不足到凤阳县农民分田到户的契约再到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历程可以看出,我们在制定农业政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四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5月23日至24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统举行会谈。双方重申,发展长期稳定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符合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国的发展与繁荣,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五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各民族“平等、互助、和谐” 的社会氛围,全区各级党政部门紧紧围绕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这个主题,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集中力量办好各族群众共同关心的事情,努力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开创了建设和谐宁夏的新局面。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7)结合材料四分析中俄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因。

   (8)材料五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