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绿洲(地)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观测甲、乙两地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下图。据图完成:
(1)图中绿洲和荒漠的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A.15℃,12℃ B.12.5℃,16℃ C.10℃,14℃ D.10℃,16℃
(2)由甲、乙两地气温与风速的变化,可看出绿洲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增大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②减小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附近荒漠的侵袭 ④使地面反射率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 A | B[ | C | 非生物因素 | A | B | 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5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05 |
落叶树 | 20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氨量(mg·kg-1) | 9.4 | 4.5 | 2.3 |
(1)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
(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绿洲(地)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观测甲、乙两地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下图。据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绿洲和荒漠的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A.15℃,12℃
B.12.5℃,16℃
C.10℃,14℃
D.10℃,16℃
14、由甲、乙两地气温与风速的变化,可看出绿洲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增大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②减小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附近荒漠的侵袭 ④使地面反射率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北方城市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思路如下:
材料一:该地区的部分资料图
材料二:该地区大气降水650,人均水资源为500立方米。
材料三:我国人均拥有水资源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量 1/4。在工业比较密集的华北和辽宁地区,工业用水量大多已超过了总用水量的10~30%。不少城市当前供水非常紧张,使得工业与农业、城乡生活与工业生产争水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同类工业单位耗水量与较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浪费很大。如在生产工艺相同的情况下,德国与日本的工厂每生产1吨啤酒仅耗水9~10吨,而国内的工厂却需57~58吨,相差6倍。又如我国炼1吨原油平均耗水量为7吨,而国外仅为0.5吨,我国每生产1吨纸浆的平均用水量为350吨,国外先进技术则不超过100吨。还有,发达国家的工业循环用水率大都在60~80%。如日本为69%,美国为60%。而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全国平均只有25%左右。由于工业用水浪费和其它一些原因,全国缺水的城市达300多个。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资料分析甲、乙两地的地貌及成因。
(2)说出该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城市(工业、生活)合理用水,解决“水荒”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或措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