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3.三个地带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图3是海南岛东西向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 |
14、海南岛环带布局产业的主要依据是 ( )
A、人力资源的差异 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自然生态的差异 D、开发历史的差异
15、各带相比较 ( )
A、①⑤带是重点开发地带 B、③带面积最大
C、⑤带油气资源丰富 D、⑥带水资源丰富
16、有利于各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项目是 ( )
A、①带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 B、②带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工业
C、③带建椰林工程 D、⑤带高标准地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区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以下3题。
6.下列关于图中A支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C.汛期河水含沙量大 D.河流结冰期较长
7.下列关于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B支流可重点发展航运
B.对于B支流可重点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C.B、C两支流相比,C支流更易开发水能
D.C支流流域可发展山地探险旅游
8.下列不属于图2中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是( )
A.湖泊面积缩小 B.下游洪灾威胁加重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土壤肥力增加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以下3题。
11.下列关于图中A支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C.汛期河水含沙量大 D.河流结冰期较长
12.下列关于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B支流可重点发展航运
B.对于B支流可重点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C.B、C两支流相比,C支流更易开发水能
D.C支流流域可发展山地探险旅游
13.下列不属于图2中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是( )
A.湖泊面积缩小 B.下游洪灾威胁加重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土壤肥力增加
青藏铁路通车标志着西藏旅游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已经开通了北京、广州、上海、兰州、重庆至拉萨五条铁路客运线。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了重新测定,该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较,西藏的太阳能非常丰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将下列各自然带的代号填入与图中B、D对应的位置上:B ; D 。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叶林 ③落叶阔叶林④针叶阔叶混交林,此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分异的原因
4、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相比,雪线低的是南坡,原因
5、下列对青藏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太阳辐射强,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B、北部降水丰富,强风雪天气多
C、水能资源、地热资源丰富 D、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
E、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作物单产高 F、湖泊多,大陆冰川多,高山多
G、空气稀薄缺氧
6、青藏铁路通车后,从上海乘火车到拉萨,走最近的路程需要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上海、南京、 、 、兰州、西宁、拉萨。
7、从材料一分析西藏近25年来国内旅游者人次变化特点是 。入藏旅客量的年内变化特点是 。
8、根据材料二说出青藏高原两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A ,B 。
9、简述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