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读下表.回答问题: 粮食生产基地 A B C D ≥10°C 积温 2500-2800 2000-2500 4200-4500 4500-8000 年降水量(mm) 500-600 <400 700-850 1000-1900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1)A.B.C.D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请用直线将其与所在区域连接起来. A 黄淮海平原 B 南方高产区 C 东北平原区 D 西北干旱区 (2)C生产基地粮食商品率比D基地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3)东北平原区与黄淮海平原.发展粮食生产有哪些共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4)西北干旱区.因地制宜发展可持续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图7)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图7)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4分)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而每一次洪水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

【小题1】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
【小题2】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小题3】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区域特征。

 
气候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甲地区
 
旱地
 
土地盐碱化等
乙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小题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2分)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双项)(2分)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1分) 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 。(2分) 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9月16日以来,汉江流域迎来第三次强降雨(锋面雨),汉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新一轮大洪水。而每一次洪水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该次强降雨降水量图。

1.受此次强降水的影响,汉江的水文特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

2.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填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区域特征。

 

气候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甲地区

 

旱地

 

土地盐碱化等

乙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