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于2008年10月20日从上海启程,经过长达约30天艰难跋涉,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科考队将确保完成中国2008至2009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包括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设中国第一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已建的两座科考站,其中长城站(62°13′S,58°58′W)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的方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处于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南极洲晴天比北冰洋少 D.南极洲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
为了减轻南极恶劣气候对科考站的影响,昆仑站的门窗方位选择上应避免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材料 中山站时间2009年2月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
昆仑站(约)于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落成,目前工程的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根据规划,3至5年后,昆仑站将逐步升级扩建到558.56平方米,成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以昆仑站为依托,我国将有计划 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这是我国首次把科考站推进到南极内陆。也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之后的第四个极地科考站。
阅读上述材料及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一架飞机从长城站飞往昆仑站,取最短航线的航向应是先向 ,后向 。昆仑站到极点的距离大约是 千米。
(2)两极地区之所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宝地,是因为其具有 环境。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3)黄河站比昆仑站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4)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①②③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2008年12月18日10时18分(东五区时间),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完成1~2题。
1.科考队出发时时,北京时间是
A.17日15时13分B.18日13时18分C.19日15时13分D.19日13时18分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8年12月18日10时18分(东五区时间),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完成:
1.科考队出发时时,北京时间是
A.17日15时13分 B.18日13时18分
C.19日15时13分 D.19日13时18分
2.科考队出发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