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生物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引发非良性效果或难以预料效果的生物入侵事件。
例如,桉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通过叶面的蒸腾作用,将大量的地下水快速地输送到大气中,当地下水水位下降时,它的根系又能够快速追随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向深处生长,因此它有“地下抽水机”的绰号。桉叶油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桉树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地区,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生长地区的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桉树林内及附近草本的灌木大量枯死……
比较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云贵高原的自然条件,扼要说明桉树在两地产生截然不同环境效益的主要原因。
|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灾情较严重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
3.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引起地下水的变化是________河水的变化是________
4.图示地区应怎样“缩小”灾情?________
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则地下水主要补给水源是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较 ,产生原因为 。
(2)图中东西两侧,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的是 侧,理由是 。
(3)图中该地区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为缓解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应采取的措施有 。
(4)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水荒”,其主要原因是 。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 下图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民抗争示意图。
(1)据图,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3)~(4)题。
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
(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材料三 山东省将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融入环渤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山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均捉出要加强该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并于2008年制定出台了《黄河三角洲高教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5)依据材料回答,该规划均确立过程体现了哪一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四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压,应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该区某市致力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充分整合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了“逍遥乡村游”旅游线路,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培养了各类高素质人才。
(6)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