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甲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对比分析甲岛和乙岛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差异。
(3)甲岛所在区域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 ,造成此气象灾害的天气统是 。简述这种气象灾害给我国江淮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乙岛所在区域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
(4)近年来甲岛成为首都北京冬季蔬菜的来源地之一,指出从该岛前往北京的火车,沿途经过的主要铁路线名称 ,依次经过的主要植被类型有 。对北京的游客而言,指出该岛特点的旅游资源。
(5)目前正规划在甲图中的岛屿上修建环岛铁路,说明建设环岛铁路最主要的自然,人文区位条件。
读图回答:
(1)这种地形称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岩地区,它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________的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和B形成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类地形因在________高原较为典型而得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省或自治区)。
(5)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多种特征的著作是
[ ]
(6)从地壳的演化史上来看,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往往发现很厚的石灰岩沉积,而在深海地区都很少见到,联系化学方程式,说明其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6)小题包含的哲理是
[ ]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原因和结果既有区别,又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双线电气化铁路,它西起____市,东至____。
(2)该能源基地(上图)煤矿资源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为加速煤炭资源的开发,除将煤炭供应全国,还可以采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判断下列部门中,最适宜在该地区发展的有(2分)
A.炼油工业B.钢铁工业
C.稀土金属冶炼工业D.铜、铝的冶炼工业
(4)该地区进行能源基地建设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5)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该基地在国土整治中应做的工作有_____、_____、______。
读图表,回答下面试题
花卉 | 蔬菜 | 稻米 | 甘薯 | |
市场价格(元/千克) | 30 | 20 | 12 | 6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15 | 12 | 6 | 2 |
运费(元/千克·千米) | 3.0 | 2.0 | 0.5 | 0.2 |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 20 | 15 | 4 | 10 |
某城市郊区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水稻生产 | 休耕 | 育秧 | 插秧 | 育秧 | 插秧 | 田间 管理 | 收割 | 休耕 | ||||
田间 管理 | 收割 |
当地粮食作物农事安排
1.根据上表资料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A 美国中央大平原 B 西欧 C 潘帕斯草原 D亚洲季风区
2.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地区最适合经营的农作物是
A 花卉、甘薯 B 蔬菜、水稻 C 花卉、水稻 D 花卉、蔬菜
3.该地发展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 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小题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A.服装制造业 | B.钢铁工业 | C.生物制药工业 | D.化学工业 |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 |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A.外来投资 |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
C.乡镇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