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图4为某城市一住宅房屋建筑示意图,根据图分析回答下面试题
1.对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雅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强烈
B.大致日温差较大、年温差较小
C.地势低平,气候温湿,属回归沙漠带附近上的绿洲
D.已实现了从生产型产业为主向以服务型产业为主的转变
2.当II幢上午阳光被第Ⅲ幢房屋严重遮挡时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驯鹿向南迁徙 B.我国长江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C.哈尔滨的冰雕艺术节正拉开帷幕 D.长江入海口等盐度线离河口位置较远
3.当该小区房屋阴影为一年中最短时,世界时(国际标准时)应是( )
A.6月22日5:08 B.12月22日5:08
C.6月22日17:08 D.12月22日17:08
4.王某打算购买II幢501、502、601、602中的一套房屋,如果只考虑光照条件,他应该选择( )
A.501 B.502 C.601 D.602
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太原市某年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
(1)判断该时段影响太原地区的天气系统,并指出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太原地区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2分)
(2)石家庄到太原之间修建的高速铁路,平均施工难度要比京沪高速铁路大很多。简要分析原因。(2分)
(3)2012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J临汾市,陕西雀渭南市,见图示阴影区域)。据悉,这是我国唯一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苏、上海等地的眼镜、皮具、模具、钻石机械、纺织、服装等生产企业已陆续转移至该地区生产和加工。说明产业转移对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经济意义。(2分)
(4)简要分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我国最大炼铝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于11月24日20点在广州天河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宣布大会开幕。30日晚,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
材料二 泛珠合作理念提出以来,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展联合促销、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动泛珠地区的招商引资、实现客源互换、市场互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三 “泛珠三角”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1)广东作为全国旅游大省,近年来,在泛珠合作中继续发挥了其排头兵的作用。旅游
业也从上世纪单纯的接待参观到包括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全
面出击,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每年来广东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数
约一亿人次左右,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据统计,旅游部门的直接收
入每增加1元,相关行业就能增加4.3元,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
(2)
![]() |
下图中A、B均属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旅游景点。其中A景点位于“泛
珠三角”的 (省份);具有传统纳西民居建筑风格的丽江古城和号称 “庐
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性;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 ,以兼听其形、声、
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 ”。
A庐山三叠泉瀑布 B丽江古城
![]() |
(3)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为世人所瞩目,众多的欧洲游客表示愿意到中国游览观光,某旅游团计划在游览北京之后,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从北京出发经 到武汉市游览黄鹤楼;再经 到九江市游览庐山;又经长江到南京市游览中山陵;再经 到苏州市游览拙政园;然后经 到杭州市游览西湖;再经 到广州市参观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经 到香港。
(4)根据材料二,结合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的条件,分析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
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丽江古城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随着旅游业兴起,特别是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丽江古城迅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热点之一。蓬
勃发展的旅游业使丽江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也显著提高。云南丽江旅游业的迅速崛起给其他地区古城发展经济哪些启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