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梁启超说到:“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用欧洲十四世纪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是想说明 A.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因在于思想自由 B.救亡图存需要保教尊孔 C.提倡思想自由.保教不是为了尊孔 D.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最自由的时期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早期维新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评,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标志着先进中国人的“向西方学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回答下题。

(1)

郑观应说:“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其核心观点是

[  ]

A.

加强国防,同西方国家进行“兵战”

B.

发展工商业,同列强进行“商战”

C.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政治体制改革

D.

提倡西学,兴办新式学校

(2)

“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何足道?不三十年将化为灰烬,为尘埃野马,其灰其尘,偶因风扬起,闻者犹将掩鼻而过之。”这是梁启超在批评

[  ]

A.

明治维新

B.

洋务运动

C.

早期维新派

D.

清末“新政”

(3)

早期维新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中体西用”思想批评的不同点是

[  ]

A.

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B.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C.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愿望

D.

把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实践

(4)

康有为实行维新变法的历史和理论根据是 ①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制度也要随之变化 ②人类社会要经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 ③孔子是“托古改制”的先师 ④主权在民和自由平等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流由改良转向革命。回答下题。

(1)

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  ]

A.

是一场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正面交锋

B.

是资产阶级内部两个不同派别之间的政体之争

C.

是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之间的学术交流

D.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场论战中处于劣势

(2)

20世纪初,康有为、梁启超坚持保皇立场,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  ]

A.

反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

与革命派进行论战

C.

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3)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提出的“兴民权”相比,其进步意义主要体现在

[  ]

A.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国家的阶级实质

C.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D.

反对民族压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