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题。
【小题1】同学们测得甲村12时的气温是16℃,则乙村此时的气温约为 ( )
A.19℃ | B.16℃ | C.10℃ | D.13℃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他们将考察的区域画出了如下所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图回答题。
1.同学们测得甲村12时的气温是16℃,则乙村此时的气温约为 ( )
A.19℃ B.16℃ C.10℃ D.13℃
2.为了找到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他们去了如图序号所示的四个地点。你认为这个观察点应该选择 ( )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我国每年耕地一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地区城市”。
材料三: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小题1】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小题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
【小题3】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____风的下风向。
【小题4】影响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一地沙尘暴治理的是( )
①在大面积露天矿的土地上种草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增强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③④ | B.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⑤ |
据专家预测: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将面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双重压力。因此保护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加紧对“三河三湖”(海河、淮河、辽河和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四个湖泊,属于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之列的是( )
(2)“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造成淮河水质严重变坏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3)“三湖”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请你提出几条治理这一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我国每年耕地一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地区城市”。
材料三: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
1.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
3.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____风的下风向。
4.影响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一地沙尘暴治理的是( )
①在大面积露天矿的土地上种草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增强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 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5.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
B.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气候异常
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海水营养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