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读图14“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 .回答: (1).指出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及昼长达到最小值的纬度范围. (2).太阳直射点位于C时 ①.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规律是什么? ②.假如23.5°S日出时间为X, 23.5°N日出时为Y,则Y的数值为 ③.80°S的日出方位是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图1—2)回答12—14题。

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1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一年中,莘县雁塔广场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4.莘县实验高中高一年级执行各班级的值周班制度,       值周班的同学负责每周一的升旗任务。同学们发现国旗杆影子在每天中午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中由C往D运动时,莘县实验高中国旗杆正午的影子变化情况为:

A.影子向北,不断变长        B.影子向北,长短情况无法确定   

C.影子向南,不断变长        D.影子向南,不断变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地轴倾斜(即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在空间有变动,地轴对于这个平面的倾斜度也在变动。现在地轴倾斜度是23.44°,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地轴倾斜度为24.24°时                                                (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15.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以下2题。

14.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15.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

A.耀斑频繁爆发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全球降水增多             D.地球磁场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