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30-31题. 30.丙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 温带海洋性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 D. 热带草原气候 31.甲.乙气候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是 A. 甲在大陆东岸.乙在大陆两岸 B. 甲在亚热带大陆西岸 乙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 甲在内陆.乙在沿海 D. 甲.乙同处于温带大陆东岸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年12月7日一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30-31 题。

 


30.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31.对照右图,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 ④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完成30— 31题。 

30.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1.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  天然调蓄能力强     B .城市热岛效应

C  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8年9月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环境减灾”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完成30-31题。

30.“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31.“环境减灾”卫星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①台风    ②洪涝     ③地震    ④森林病虫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下图,完成30—31题。

30、若该图为海陆间大循环侧视图,则            

  A、环节②表示陆地水蒸发         

  B、我国的夏季风属于环节④

  C、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D、环节①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3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                                                                         

  A、甲、乙比较,甲处温度较高              B、甲、乙比较,甲处气压较低

C、引起该环流的成因是地面热而高空冷      D、甲处多晴朗天气,乙处多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非洲主要滑雪场地理分布示意图。完成30--31题。

30.图示三个滑雪场分布的共同特点有

A.位于地形崎岖的山地高原区    

B.位于森林茂密的低山丘陵区

C.位于干燥寒冷的草原气候区   

 D.位于终年积雪的高山冰原区

31.三个滑雪场所在的国家

A.黑色人种为主    

B.荒漠化较严重   

C.人口增长较快 

 D.城市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