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从人口和产业角度分析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近2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其中工业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条件是
[     ]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珠江三角洲资金长期积累的结果
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
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2、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来的。“三来一补”是指
[     ]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偿贸易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1:

某省2009总人口9367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7.41%,已经超过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从2000年到2009年该省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构成从23.6%增加到31.6%。近年来该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2:

材料3:该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加之较长的无霜期和充足的光照时数,形成了非常适合梨、红富士、油桃、杏等水果生长的自然条件,种植果园3万多余亩、年产优质果品8600万斤,与其他地区的同一产品相比风味更有独特之处。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1)读图甲,描述图示37°N以北地区的地形特点。(2分)

(2)从资料可以看出,该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2分)

     该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2分)

(3)请分析该省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1:

某省2009总人口9367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7.41%,已经超过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从2000年到2009年该省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构成从23.6%增加到31.6%。近年来该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2:

材料3:该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加之较长的无霜期和充足的光照时数,形成了非常适合梨、红富士、油桃、杏等水果生长的自然条件,种植果园3万多余亩、年产优质果品8600万斤,与其他地区的同一产品相比风味更有独特之处。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1)读图甲,描述图示37°N以北地区的地形特点。(2分)

(2)从资料可以看出,该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2分)

     该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2分)

(3)请分析该省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底特律、匹兹堡,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区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增加,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因此人们形象地称该地区为“锈带”。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锈带”地区经历了艰苦的的产业转型过程。

(1)据图分析有利于①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2)简要分析②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3)简述该地区传统工业进行综合治理措施(论述四点)

(4)近几十年图示地区大量人口向外迁移,从迁出地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