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是( ) A.数值变大 B.数值变小 C.变得密集 D.变得稀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2)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比较这种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_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一,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5)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石油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列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石油工业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指出石油的广泛使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图

  材料三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草地面积

森林面积

淡水面积

45种矿产资源

110位

126位

76位

107位

55位

80位

中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每吨煤实

现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耗油

工业用水

重复利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世界平均水

平的30%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20%

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比国外低

15%—25%

材料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按照中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7)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

(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9)根据材料四,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 材料二? 坐火车去福建看海——2013926向莆铁路(江西向塘到福建莆田)正式通车运行,该铁路是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的国家l级高速铁路干线,从南昌乘坐动车去福州仅需35小时。

 

材料三? 江西有色金属产业,占全省工业收入的225%,列全国第一,主要由铜、稀土、钨等产业组成。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国家走出去战略号角的吹响,江西有色金属行业逐渐涉足海外。

1请补绘图中18oC等温线从A点到B点的缺失部分,并解释绘制的理由。(4)

2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江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意义。(3)

3分析江西有色金属产业走出去的原因。(3)

4简析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福建近几年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主要地区的原因。(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了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

(1)

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____取代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工业迅速衰退。

(3)

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多项选择)

A.

废气污染

B.

水体污染

C.

固体废物污染

D.

辐射污染

(4)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________。(多项选择)

A.

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

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

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

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5)

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措施。

(6)

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回忆八年级所学的有关辽中南工业基地的知识,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

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____取代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多项选择)………………………………………………………………………………( )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5)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6)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

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于区内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暴露弊端,主导产业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物和工业

废墟上的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________取代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工业迅速衰退。

(3)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项选择)………………………( )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

(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多项选择)………………………………………………………………………………( )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

(5)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6)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

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