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电子式或结构示意图表示合理的是: A.CO2 B.MgCl2 C.HCl D.S 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电子式或结构示意图表示合理的是:

A.CO2          B.MgCl2       C.HCl       D.S2ˉ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⑴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放电时甲醇应从______处通入(填“a”或“b”),电池内部H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写出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1
436
a
945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H=-93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的数值:_______________。
⑷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s,石墨)+O2(g)=CO2(g)   △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   △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H3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C(s,石墨)+H2(g)=C2H2(g)反应的焓变△H=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6分)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⑴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下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放电时甲醇应从______处通入(填“a”或“b”),电池内部H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写出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

H-H

N-H

N≡N

键能/kJ·mol1

436

a

945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H=-93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 的数值:_______________。

⑷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s,石墨)+O2(g)=CO2(g)   △H1393.5kJ·mol1

2H2(g)+O2(g)=2H2O(l)   △H2=-571.6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H32599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C(s,石墨)+H2(g)=C2H2(g)反应的焓变△H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选做题:(本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有E、Q、T、X、Z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E<Q<T<X<Z.E、Q、T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级,且I1(E)<I1(T)<I1(Q),其中基态Q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且QT+2与ET2互为等电子体.X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28.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QT+2的电子式
,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84s2
1s22s22p63s23p63d84s2

(2)Q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T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有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
这两种氢化物均为极性分子、相互之间能形成氢键
等两种;
(3)化合物甲由T、X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①,甲的化学式为
KO2
KO2

(4)化合物乙的晶胞如图②,乙由E、Q两种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
①乙的晶体类型为
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

②乙的晶体中E、Q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
SP3
SP3


B.现有氧化铜和碳粉组成的混合物,为通过实验确定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装置如下:

分析上述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酒精灯加热也可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改用电热丝加热的优点是有利于
d
d

a.加快反应速率b.氢气流动
c.加热温度更高d.精确测定数据
(2)为确保能准确测定到必要的数据,下列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排列应为:
dcbea
dcbea
(填字母).
a.停止通氢气;b.电热丝通电;c.通入氢气;d.装置气密性检查;e.电热丝停止通电.
(3)为准确测定数据,你认为本装置是否完整?若需要改进,请在虚线下面的方框内画出所需添加的装置示意图并注明必要的物质名称.若无需改进,则将装置图中虚线部分改为实线.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交给老师的实验报告主要栏目如图

(具体内容已略).请你根据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对此份报告作出评价,若有不完整,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写出,若已完整,则无需填写.
实验名称(标题)、实验步骤(内容)
实验名称(标题)、实验步骤(内容)

(5)老师看完实验报告后指出,改变实验原理可以设计出更加简便的实验方案.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新方案的反应原理,并指出需要测定的数据:
化学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或C+O
高温
CO2
CuO+H2SO4→CuSO4+H2O(或C+O
高温
CO2

需要测定的数据
样品的质量、C的质量(或CuO的质量)
样品的质量、C的质量(或CuO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A
 
 
 
 
 
 
B
 
 
 
D
E
F
 
 
C
I
 
G
 
 
H
 
(1)上述元素A、B、D、E、F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稳定性比较:D的氢化物    G的氢化物(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一定条件下,A与E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态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
(4)现有上表中所列字母代表的某一种元素,其单质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
(5)“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态环境,还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稀释气体,该气体的结构式为________。
(6)举一例说明C和I金属性的强弱                              
(7)用电子式表示由I和H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