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苯或四氯化碳.右图中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氯化钠晶体中Na+ 离子或Cl-离子所处的位置. (1)请将其中代表Na+离子的圆圈涂黑.以完成NaCl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2)晶体中.在每个Na+离子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离子共有 个. (3)晶体中每一个重复的结构单元叫晶胞.在氯化钠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点上.面上.棱上的Na+离子或Cl-离子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Cl-离子的个数等于 . Na+离子的个数等于 . (4)利用X射线可测得氯化钠晶体中靠得最近的Na+离子与Cl-离子之间的距离为d.借助这一数据.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方案.该方案的关键是要测定氯化钠晶体的密度. ①若实验室现有天平.酸式滴定管等仪器.请你设计一个测定氯化钠晶体密度的实验方案(氯化钠晶体已研细.其它试剂自选). ②经测定氯化钠晶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试写出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公式(式中物理量都用字母表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是浅绿色晶体,商品名为莫尔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温度/℃
溶解度/g
0 10 20 30 40 50 60
(NH42SO4 70.6 73.0 75.4 78.0 81.0 - 88.0
FeSO4?7H2O 15.7 20.5 26.5 32.9 40.2 48.6 -
(NH4)SO4FeSO4?6H2O 12.5 17.2 21.6 28.1 33.0 40.0 -
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10%Na2CO3溶液、Fe屑、3mol/LH2SO4、(NH42SO4固体、蒸馏水、无水乙醇.锥形瓶、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漏斗、托盘天平、量筒、滤纸.
【实验步骤】
(1)Fe屑的处理和称量
称取3g铁屑,放入锥形瓶,用l0%Na2CO3溶液,除去Fe屑表面的油污,将剩余的碱液倒掉,用蒸馏水把Fe冲洗干净,干燥后称其质量m1g.
(2)FeSO4的制备
将称量好的Fe屑放人锥形瓶中,加入l5mL 3mol/LH2SO4,加热10min后(有氢气生成,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
 
,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及滤纸,将滤液和洗涤液一起转移至蒸发皿中.将滤纸上的固体干燥后称得质量为m2g.
①a处的操作是
 

②制取FeSO4时,加入的Fe为什么要过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NH42SO4?FeSO4?6H2O的制备
根据FeSO4的物质的量,计算并称取(NH42SO4固体,并将其加入上面实验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
 
,得到硫酸亚铁铵的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除去其表面的水分,称量得到的晶体质量为m3g.
①b处的操作是
 
;②制备莫尔盐晶体时,为什么不能将溶液蒸发至干?
 

(4)产品检验
微量Fe3+的分析.称0.5g产品置于25mL比色管中,加水溶解后加1mL 25%的KSCN溶液,继续加水至25mL刻度,摇匀,与教师所给标准对比,评价产品质量.写出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记录】
起始铁的质量m1/g 反应后铁的质量m2/g 莫尔盐的质量 产率
理论产量/g 实际产量m3/g
5.0 2.2 c 14.7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或(NH42SO4都要小.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其步骤如下:
步骤1:铁屑的处理.将废铁屑放入热的碳酸钠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后用图1所示方法分离出固体并洗涤、干燥.步骤2:FeSO4溶液的制备.将处理好的铁屑放入锥形瓶,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加热至充分反应为止.趁热过滤(如图2所示),收集滤液和洗涤液.
步骤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图1分离方法称为
倾析法
倾析法
法.
(2)步骤2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的是
应该铁屑过量否则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
应该铁屑过量否则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
.趁热过滤的理由是
减少溶质损失
减少溶质损失

(3)步骤3加热浓缩过程中,当
浓缩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
浓缩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
时停止加热.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
硫酸亚铁铵晶体不溶于乙醇,乙醇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水分
硫酸亚铁铵晶体不溶于乙醇,乙醇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水分

(4)FeSO4?7H2O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OH)SO4?3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SO4?7H2O]+O2═4[Fe(OH)SO4?3H2O]+14H2O
4[FeSO4?7H2O]+O2═4[Fe(OH)SO4?3H2O]+1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氯化亚铜(CuCl)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应用较广泛的催化剂,它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从酸性电镀废液(主要含Cu2+、Fe3+)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镀污泥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在
 
左右;
(4)铁粉、氯化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析出的CuCl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然后真空干燥、冷却,密封包装.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但形成复盐可稳定存在.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商品名为摩尔盐,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通常可用如下步骤在实验室中少量制备:
步骤I:铁屑的净化
将废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粉.
步骤2:硫酸亚铁的制取
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的3moL?L-1H2SO4溶液,在600c左右使其反应到不再 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FeSO4溶液.
步骤3:晶体的制备
向所得FeSO4溶液中加入少景3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一系列操作后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步骤I的操作中,分离出液体的方法通常不用过滤,使用的操作是
 
(填写操 作名称),该操作需要下列仪器中的
 
填仪器的编号).
①铁架台②燃烧匙③烧杯④广口瓶
⑤研钵 ⑥玻璃棒⑦酒精灯
(2)在步骤2中加热的同时应适当补充水,使溶液的体 积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做的原因是
 

(3)在步骤3中,先加少最稀硫酸的作用是
 
,蒸发浓缩时加热到
 
时停止加热:通常为加快过滤速度使用抽滤装置如图所示,其中装置A作用是
 
;抽滤后还 要用少量
 
 (填试剂名称)来洗去晶体表面杂质.
(4)本实验制取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常含有Fe3+杂质.检验晶体中含有Fe3+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氯化亚铜(CuCl),白色结晶,微溶于水,不溶于硫酸、稀硝酸和醇,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它露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绿色的高价铜盐.氯化亚铜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颜料、催化剂等工业.

实验药品:铜丝20g、氯化铵20g、65% 硝酸10mL、36%盐酸15mL、水.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CuCl2]=CuCl↓+NH4Cl
NH4[CuCl2]=CuCl↓+NH4Cl
,用95%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避免CuCl溶于水而造成损耗,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分
避免CuCl溶于水而造成损耗,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及水分

(2)本实验中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
B
B
方案(填字母序号).

(3)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显示反应液温度低于室温,主要原因是
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
氯化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热量
;电炉加热升温至50℃时停止加热,反应快速进行,烧瓶上方气体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当
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烧瓶上方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
时停止通入氧气,打开瓶塞,沿
a或c
a或c
(填字母)口倾出棕色反应液于1 000mL大烧杯中,加水500mL,即刻有大量白色沉淀析出.
(4)工业化生产时,95%乙醇可通过
蒸馏
蒸馏
方法循环利用,而
NH4Cl
NH4Cl
HNO3
HNO3
可直接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