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中.合理的是 A.不慎将酸液溅到眼睛中.应立即用水冲洗.并边洗边眨眼睛 B.酒精灯失火后.立即用嘴吹灭 C.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苯酚沾在手上.立即用NaOH溶液洗涤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新华网2月22日电 截至22日15时,山西屯兰煤矿事故已造成73人遇难。据事故抢险指挥部介绍,现已初步查明,事故原因为井下局部瓦斯爆炸。该矿发生事故时井下共有矿工436人,有375人陆续升井。升井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和井下已发现遇难遗体的矿工共计73人。现有113人住院观察,其中21人伤势较重。目前,山西仍在全力搜救被困者,第一轮搜救已于14时结束,目前第二轮搜救排查已经展开,同时山西省还采取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
⑴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⑵已知某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直线形分子M和变形的四面体L(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8),且G分子中的原子处于E分子最大原子的下一周期。反应过程图示如下:
利用E与G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M溶液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要求填空: ①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____。
②设V(G)/V(E)=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M,则x值应___________________。
③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G物质
C.防止倒吸
D.吸收M物质
⑤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E装置出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M的最佳方法为。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方法和实验室事故处理,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试剂并中;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C.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需插入液体中;
D.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F.在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用铜质搅拌棒进行搅拌、取用的碱溶液略过量、进行两到三次实验取平均值.
II.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体积分数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换器”,利用催化剂使CO和NOX发生反应大部分转化为CO2和N2.某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处理汽车尾气中CO和NOX的反应并测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组成.(已知HCOOH数学公式CO↑+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收集气体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写出D中的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为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5)若通入的NOX为NO,C装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4.48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4).则收集到的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6)选择高效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便彻底解决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方法和实验室事故处理,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试剂并中;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C.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需插入液体中;
D.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F.在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用铜质搅拌棒进行搅拌、取用的碱溶液略过量、进行两到三次实验取平均值.
II.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体积分数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换器”,利用催化剂使CO和NOX发生反应大部分转化为CO2和N2.某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处理汽车尾气中CO和NOX的反应并测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组成.(已知HCOOH
浓硫酸
CO↑+H2O)

精英家教网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精英家教网
(  )→(  )→(  )→收集气体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写出D中的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为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5)若通入的NOX为NO,C装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4.48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4).则收集到的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6)选择高效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便彻底解决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方法和实验室事故处理,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实验室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试剂并中;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C.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需插入液体中;
D.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F.在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用铜质搅拌棒进行搅拌、取用的碱溶液略过量、进行两到三次实验取平均值.
II.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体积分数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换器”,利用催化剂使CO和NOX发生反应大部分转化为CO2和N2.某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处理汽车尾气中CO和NOX的反应并测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组成.(已知HCOOHCO↑+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 )→( )→收集气体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写出D中的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下列实验操作、试剂保存方法和实验室事故处理,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实验室中,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试剂并中;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

    C.在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需插入液体中;

    D.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E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F.在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使用碎泡沫以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使用铜质搅拌棒进行搅拌、取用的碱溶液略过量、进行两到三次实验取平均值。

II.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体积分数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换器”,利用催化剂使CO和NOX发生反应大部分转化为CO2和N2。某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处理汽车尾气中CO和NOX的反应并测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组成。(已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中的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为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通入的NOX为NO,C装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4.48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4)。则收集到的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高效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便彻底解决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