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反应中.起固氮作用的是: A NO与O2反应生成NO2 B N2 与H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 NH3 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 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①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6Ag(s)+O3(g)=3Ag2O(s);△H=-235.8 kJ/mol。

己知:2 Ag2O(s)=4Ag(s)+O2(g);△H=+62.2kJ/mol,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方法制得臭氧。臭氧在阳极周围的水中产生,阴极附近的氧气则生成过氧化氢,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时间/min浓度(mol/L)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l7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 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10 min~20 min以内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30 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⑤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①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6Ag(s)+O3(g)=3Ag2O(s);△H=-235.8 kJ/mol。
己知:2 Ag2O(s)=4Ag(s)+O2(g);△H=+62.2kJ/mol,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方法制得臭氧。臭氧在阳极周围的水中产生,阴极附近的氧气则生成过氧化氢,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时间/min浓度(mol/L)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l7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 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10 min~20 min以内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30 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⑤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1)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①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6Ag(s)+O3(g)=3Ag2O(s);△H=-235.8 kJ/mol。
己知:2 Ag2O(s)=4Ag(s)+O2(g);△H=+62.2kJ/mol,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方法制得臭氧。臭氧在阳极周围的水中产生,阴极附近的氧气则生成过氧化氢,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时间/min浓度(mol/L)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l7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 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10 min~20 min以内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小数);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30 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⑤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红桥区一模)(1)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①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如:
6Ag(s)+O3(g)═3Ag2O(s);△H=-235.8kJ/mol.
己知:2Ag2O(s)═4Ag(s)+O2(g);△H=+62.2kJ/mol,
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O3(g)═3O2(g);△H=-285kJ/mol
2O3(g)═3O2(g);△H=-285kJ/mol

②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水的方法制得臭氧.臭氧在阳极周围的水中产生,阴极附近的氧气则生成过氧化氢,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6H++3O2+6e-=3H2O2
6H++3O2+6e-=3H2O2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
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的真空容器(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恒温(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浓度(mol/L) NO N2 CO2
0 1.00 0 0
10 0.58 0.21 0.21
20 0.40 0?30 0.30
30 0.40 0.30 0.30
40 0.32 0.34 0.17
50 0.32 0.34 0.17
①10min~20min以内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09mol/L?min
0.009mol/L?min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56
0.56
(保留两位小数);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CD
CD
 (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2v(NO)=v(N2
C.容器内C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④3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减小体积,增大氮气浓度
减小体积,增大氮气浓度

⑤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
不变
不变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I.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研究CO、NOX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下列过程没有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填选项).
A.N2与O2反应生成NO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实验室里可以选择下列实验装置中的
 
(填选项)制取氨气.
精英家教网
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除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以外还可以用
 

II.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精英家教网
(1)实验中用装置E制备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有6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晶红溶液出现的现象分别是:B
 
,D
 

②停止通气后,再将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
B
 
,D
 

(3)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  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接l: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