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据此回答12-14题. 12.“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 .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贞观之治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7.唐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B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5.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C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4.“贞观之治 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3.“贞观之治 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3.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下列能“以人为镜 .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C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 有关的是( )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4.“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 .这是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B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 的著名谏臣是( )D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 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D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 的局面被誉为( )C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8.王谠在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留心理道 的皇帝是( )D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C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D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D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四种工具哪一个是灌溉用的( )D A B C D 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C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5.“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C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22.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C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2.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D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9.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B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D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1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D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古代“状元.榜眼.探花 的称号取得的方式是( )C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度 C.科举考试制度 D.察举制度 3.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D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B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4.藏族的祖先是( )A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 8.“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 .诗中“赞普 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D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2.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 )B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大都护府 C.安西大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 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渤海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10.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B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1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D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D A.阿备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B 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郑和 2.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D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C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5.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D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3.隋唐时期.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我国访问.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突出的代表有( )C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徐福 3.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B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28.据报道.今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A A.鉴真 B.玄癸 C.空海 D.圆仁 4.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 .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