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稀溶液.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 分析预测的结果: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3)丁中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4)写出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宿迁模拟)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乙醇、乙醛的性质后,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按上图(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进行乙醇在铜催化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制乙醛的实验,安装好仪器装置,在加入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中热水的作用是
产生平稳的乙醇蒸气
产生平稳的乙醇蒸气

(2)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在铜丝部位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止水夹a,在 D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变黑的铜丝又变红,出现交替变化
变黑的铜丝又变红,出现交替变化
,D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3)取反应后F中的少量溶液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中并加热至沸腾,观察到有红色沉淀产生.有同学认为红色沉淀的成分可能是Cu2O或Cu或Cu2O与Cu的混合物.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①在酸性条件下,Cu2O+2H+=Cu2++Cu+H2O;②Cu、CuO在空气中高温灼烧均生成Cu2O.
为了验证红色沉淀的成分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1 取少量该红色沉淀,往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观察反应现象.
方案2 取少量该红色沉淀,往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反应现象.
方案3 称取经充分干燥的该红色沉淀a 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并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直至恒重,称得固体的质量为b g,比较a、b的大小关系.
上述三个方案中能够确定该红色沉淀成分的是
方案3
方案3

其他方案不能确定的原因是
方案1的三种情况现象相同,无法确定;方案2中Cu2O和Cu2O与Cu的混合物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现象相同,也无法确定
方案1的三种情况现象相同,无法确定;方案2中Cu2O和Cu2O与Cu的混合物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现象相同,也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江西一模)【实验探究】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仅限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有: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滴管、药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假设1: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Br2
Br2
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式,下同).
假设2: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Fe3+
Fe3+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1和假设2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验证假设1的方案:
向黄色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向黄色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本方案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分液漏斗,烧杯
分液漏斗,烧杯
.?验证假设2的方案:
向黄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向黄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
假设2
假设2
(填“假设1”或“假设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不可行
不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4Br-+3Cl2═2Fe3++2Br2+6Cl-
2Fe2++4Br-+3Cl2═2Fe3++2Br2+6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
浓盐酸
浓盐酸
,烧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所加试剂为
饱和食盐水
饱和食盐水
,装置的作用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A
A
(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实验现象为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2-+Cl2=2Cl-+S↓
S2-+Cl2=2Cl-+S↓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置换
置换
反应.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加热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加热生成硫化亚铁;⑦硫原子与氯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可说明氯比硫非金属性强的是
B
B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⑥D.除 ①以外
(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2+2OH_═Cl-+ClO-+H2O
Cl2+2OH_═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琴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她事先除去了金属片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1)A实验中,为了比较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过量的稀硫酸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2)B实验中,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片分别是
锌片(或Zn)
锌片(或Zn)
银片(或Ag)
银片(或Ag)
,烧杯内盛放的溶液是过量的
CuSO4[或Cu(NO32或CuCl2溶液或用名称表达]
CuSO4[或Cu(NO32或CuCl2溶液或用名称表达]
溶液.
(3)为了验证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小琴同学将锌片和铁片同时插入A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而没有插入B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其原因是
将锌片、铁片放入A中,与实验后剩余溶液中过量的硫酸反应,锌片放出气泡速度比铁片快,得出锌比铁活泼;若将锌片、铁片放入B中,与实验后剩余溶液中过量的硫酸铜都反应,锌铁表面都生成红色固体(或锌铁的现象都相同),且无法判断铁是否与硫酸锌反应,所以不能比较锌铁的活动性强弱
将锌片、铁片放入A中,与实验后剩余溶液中过量的硫酸反应,锌片放出气泡速度比铁片快,得出锌比铁活泼;若将锌片、铁片放入B中,与实验后剩余溶液中过量的硫酸铜都反应,锌铁表面都生成红色固体(或锌铁的现象都相同),且无法判断铁是否与硫酸锌反应,所以不能比较锌铁的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