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考只有选择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别.1.对应试者而言.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必须加强对高考选择题编制思路.干扰项设置方法的认识和了解.纵观这些年的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其干扰项设置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方法之一.偷梁换柱法.此种方法是题目或备选项在推理.判断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用偷换概念.调换命题或移花接木等手法来造成考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从而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如:2003年文综高考第16题:“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按人口重新分配全部土地 [答:B] 这道题的A项就是把“庸 的规定偷换成不是租调制的内容.造成考生判断失误. (2)方法之二. 因果混置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将原因和结果混置.以混淆视线.惑人视听. 如:2003年文综高考第11题:“该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B.特色经济形成规模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D.第一产业发展迅速[答:A] 该题中的B.D项其实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学生不加辩析.便会掉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中. (3)方法之三.以偏概全法.这种设计往往用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性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 如:2004年文综高考北京卷第23题:“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答:B] 本题B项中的“消除 就是设置审题障碍.以偏概全的典型方式和手法. (4)方法之四.舍本求末法.此种方法是以表象或假象否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客观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叙述来与根本的.主要的因素分庭抗礼.使考生不辨真象.求末舍本. 如:2003年文综高考第28题:“2003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 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互相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关系[答:B] 本题中的A.C.D都是“末 .只有B项是“本 之所在. (5)方法之五.似是而非法.用这种方法设计的题目备选项表述含有较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的缺陷.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立.但题目中缺少这种条件,有的虽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内涵不透彻. 如:2004年文综高考全国卷第23题:“下列关于新中国与苏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B.苏联要求建立联合舰队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C.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直接导致中国三年经济困难 D.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改善 [答:A] 这道题B.C都是似是而非的说法.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是苏联撕毁中苏协议.直接导致中国三年经济困难的是自然灾害.中苏关系开始改善是在20世纪80年代. (6)方法之六.鱼目混珠法.这一设置方法是在备选项中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实.观点.正误交错.鱼龙混杂.以扰乱学生正常思路.结果使考生往往目珠难分.求珠得目. 如:2004年文综高考第28题:“举办奥运会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 A.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B.促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 C.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D.促进世界市场的有机整合 [答:A] 本题中B.D项都是正确的说法.但是从题目限定来看是“主要表现 .只能选最主要的“珠 .而不是B.D的“鱼目 . (7)方法之七.变换叙述法. 如:2004年文综高考第24题:“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C] 此题中所列出的选项.都是教材上所没有的.而从本质上说是换了个说法而已.①③的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故选C.但这种类型的题目.不细心的同学就容易上当而失误. (8)方法之八.综合叠合法.目前.高考历史选择题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上述七种方法来设置干扰项的.但有的题目还可能是几种方法的叠合体.辨析起来更须明察秋毫. 如:2003年高考第27题:“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外是 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B.侧重于理论探索 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答:A] D.提倡实验科学 本题中A项是变换叙述法.B项是似是而非法.C项是以偏概全法.D项是鱼目混珠法.是一道综合叠合法的典型.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