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制取氧化铜 (1)称取2 gCuSO·5HO在 中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2)向上述CuSO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 中.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停止加热. 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完成上面的空白. ② 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 (Ⅱ)该小组同学从资料中得知氧化铜也能催化分解氯酸钾.他们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设计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控制.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KClO质量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4) 1.2g 无其他物质 (5) 1.2g CuO 0.5 g (6) 1.2g MnO 0.5 g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 指 . ②若中待测数据分别为10和7.则 催化效果好. ③为探究CuO在实验(5)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a. ,b.验证CuO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 g CuSO4·5H2O在_________(填仪器)中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________(填仪器)中,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停止加热。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面的空白。?

(2)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从资料中得知氧化铜也能催化分解氯酸钾。他们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设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控制,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 g

无其他物质

 

1.2 g

CuO 0.5 g

 

1.2 g

MnO2 0.5 g

 

回答下列问题:?

(4)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⑤⑥中待测数据分别为10和7(单位相同),则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催化效果好。

(6)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验证CuO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I)制取氧化铜

(1)称取2gCuSO45H2O在________(填仪器)中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mL蒸馏水溶解。

(2)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________(填仪器)中,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停止加热。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上面的空白。

②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步骤(3)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从资料中得知氧化铜也能催化分解氯酸钾。他们为了比较氧化铜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设计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控制,相关数据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④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________

⑤若(5)(6)中待测数据分别为10和7(单位相同),则________(填写化学式)催化效果好。

⑥为探究CuO在实验(5)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a________,b验证CuO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 g 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 g

无其他物质

 

1.2 g

CuO  0.5 g

 

1.2 g

MnO2  0.5

 

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_________;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 g 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 g

无其他物质

 

1.2 g

CuO 0.5 g

 

1.2 g

MnO2 0.5 g

 

回答下列问题:

(2)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___.

(3)本实验装置图中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4)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

a.____________________,b.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实验小组欲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制取氧化铜

①称取2 g CuSO4·5H2O研细后倒入烧杯,加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转移到蒸发皿,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晾干后研细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步骤①③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25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 g

无其他物质

1.2 g

CuO 0.5 g

1.2 g

MnO2 0.5 g

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_;

(4)本实验装置图中量气装置B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 mL?滴定管改造后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5)若要证明实验⑤中干燥管内收集的气体是O2,可待气体收集结束后,用弹簧夹夹住B中乳胶管,拔去干燥管上的单孔橡皮塞,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探究CuO在实验⑤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需补做如下实验(无需写出具体操作步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证明CuO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