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只是大体上规定了诸侯对周王应尽的几点义务.对诸侯国的管辖措施几乎无从谈起.于是后来出现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混战.周天子的地位一再下降.最后连当诸侯的资格也没有了. ②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秦始皇规定了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对周朝而言.这显然是个进步. ③西汉初年虽实行分封.“天下非刘氏莫属也 .但随着王国问题的日益严重.“文帝采贾 谊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偃之策下推恩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至此以后.王国由大分小.实力大减.到武帝时.“作佐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所以西汉中期以后.大小诸侯国的官吏由中央任免.地方管理实际是诸侯国与郡县制并行的办法. ④隋唐对期.由于结束了长期的分裂. 实现了统一.疆域辽阔.对地方的管辖已初步形成了按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做法.通过科举制任用各地地方官.有时还进行政绩考核.从唐玄宗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军镇长官称作节度使.该职务集当地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于一身.甚至不听中央节制.并因此导致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 ⑤北宋开始后.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管理政事,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从而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到中央.对加强中央集权起了一定作用. ⑥元朝统一全国后.疆域空前辽阔.于是建立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⑦明朝的地方机构.实际是一种地方三权分立制度.明太祖首先把元朝实行的行省机构废除.在各地同时设立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分掌地方的行政.司法.军政.三司互不统辖.分别直接隶属中央的相关部门.这种做法不仅职权明确.上下贯通.而且更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⑧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的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吸取了前代很多有益的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构管理体制.在区分不同类型采取不同形式的做法上.在满洲和蒙古族生活区域.设置五将军辖区,在藏族地区的西藏和青海.专设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其他内陆和沿海地区.则实行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在机构设置上.根据不同情况在各省区分设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管理地方,又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同时对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管理.还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政策.对西南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清朝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从政策到措施都比以往朝代更加完善. ⑨明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武力镇压地方割据叛乱势力.如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镇压“三藩之乱 ,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如达赖.班禅册封制度的创立.明朝僧官制度等,反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