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与教训 ⑴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 ①战后初期:巩固战争胜利果实.加强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团结合和合作.但片面强调苏联的安全和利益.任意干涉他国内政.1948年的苏南冲突造成严重的后果. ②赫鲁晓夫时期:加紧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干涉各国的内政外交.成立华约组织,1956年波匈事件,与中国关系的恶化并之至破裂. ③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年10月-1982年11月):进一步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8年纠合华约国家入侵捷克,1969年挑起中苏珍宝岛事件. ⑵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①三次高潮:A.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发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匈事件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到1957年苏联队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没有涉及苏联模式的弊端.未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B.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也没有涉及体制弊端.而且由于苏联入侵捷克尔受到严重挫折.C.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水主义道路.而东欧国家和苏联则失败.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的.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改革试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进行,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到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很大突破. ②四种模式:A.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B.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C.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D.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苏东关系问题上的教训: ①兄弟党之间应当坚持独立自主.一律平等地原则.要坚决反对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恶劣作风.②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当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按国际主义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③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不能以一种模式到处乱用.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