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在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C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唐初编定的.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D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艰难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额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D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 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C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B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虎溪三笑 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B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 说.这里的“良知 是指 A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 实质上是指 B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B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