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内容 见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等。
(3)实验内容(见表1)表1 实验步骤、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4)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5)问题和讨论: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学生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在B与C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_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等。

(3)实验内容(见表1)表1  实验步骤、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4)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5)问题和讨论: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学生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在B与C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_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自发过程的特点是,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   状态;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判据是由   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    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实验用品: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等。

(3)实验内容(见表1)表1  实验步骤、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4)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5)问题和讨论: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学生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那么,原来实验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在B与C之间加入的装置可以是__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氧化物有:普通氧化物,如Na2O;过氧化物,如Na2O2;超氧化物,如KO2;臭氧化物,如RbO3,其中后三种均能与水或CO2反应产生O2。试分别写出KO2RbO3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现已用平底烧瓶收集得到CO2,在瓶内有一只扎紧在玻璃管末端的气球,如右图所示。打开塞子迅速往瓶里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序号),立即塞紧塞子,一段时间后,气球就会自动膨胀起来。

  
     

[答案]

  

[提示内容]

  

此现象表明瓶内的气压变小,气体被消耗。

  

[详解内容]

  

 

     
 
  
     

B.Na2O2

  

C.KO2

  

D.RbO3

  

 

     
 
A.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