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0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 H2S(已知2FeCl3 +H2S ===2FeCl2+S↓+2HCl).恰好与两种溶质完全反应.并生成0.2mol沉淀.过滤.往过滤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0.4mol.完成下列要求: (1) 写出H2S通入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计算原混合溶液中FeCl3及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在25 ℃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 L,2.5 mol/LCuSO4溶液。5 min后,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6.4 g 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多少摩尔电子发生转移,得到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多少升?

(2)溶液的pH是多少?

(3)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加入2 mol N2、8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已知:N2(g)+3H2(g) 2NH3(g) ΔH=-92.2 kJ· mol-1。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80%。

(1)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 (    )

A.小于92.2 kJ              B.等于92.2 kJ              C.大于92.2 kJ

(2)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若起始时加入2 mol NH3、1 mol H2及固体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                              (    )

A.等于0.25                B.大于0.25               C.小于0.25

(3)保持同一温度,在相同的容器中,起始通入一定物质的量N2、H2、NH3,欲使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一定等于0.25。且起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充入N2的物质的量a mol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T1℃时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T2℃(T2>T1)时n(NH3)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 在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试管中的盛放的是                ,导气管的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2)写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类型是          
(3)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若不把生成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出来,反应一段时间后,就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FeCl3蚀刻铜箔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的离子方程式为                     

证明蚀刻后的混合物溶液仍存在Fe3+的操作是:                              

                                                             

⑵过程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⑶过程II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在25℃时,有pH为a的HCl溶液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 L该HCl溶液用该NaOH溶液中和,需Vb L NaOH溶液,问:

(1)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

(2)若a+b=13,则Va∶Vb=______.

(3)若a+b>14,则Va∶Vb=________,且Va________V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