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0.1mol Na2O2.Na2O的混合物溶于水后.刚好被100 g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1 B 2:1 C 任意比 D 3:4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S+2KNO3+3C=K2S+N2+3CO2的反应中
C
C
元素被氧化,
S、N
S、N
元素被还原;
S、KNO3
S、KNO3
是氧化剂,
C
C
是还原剂;
CO2
CO2
是氧化产物,
K2S、N2
K2S、N2
是还原产物.
(2)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
2A(s)=B(g)+2C(g)+2D(g),取一定量的A加热,完全分解,同温同压下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d
5d

(3)现有A、B、C、D四瓶溶液,它们分别是NaCl(0.1mol?L-1)、HCl(0.1mol?L-1)、NaOH(0.1mol?L-1)和酚酞试液(0.1%)中的一种.有人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把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各取溶液少许两两混合,据现象不同分成两组;
②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根据现象不同可鉴别出A和B两种溶液;
③再取已鉴别出A溶液2mL,滴入3滴未知C溶液,再加入D溶液4mL,在这个过程中无明显颜色变化;
综合以上实验可知,A、B、C、D溶液分别是:
A
HCl
HCl
;    B
NaCl
NaCl
;    C
NaOH
NaOH
;   D
酚酞
酚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把1.0mol X和1.0mol Y气体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  nZ(g)+2W(g)2min末,生成0.4mol W,以Z的浓度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1)前2min以X的浓度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mol/L?min
0.1mol/L?min

(2)2min末时Y的浓度为
0.4mol/L
0.4mol/L
(3)n=
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最近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空气中的CO2转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1)在合成塔中,若有2.2kg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的水和甲醇,可放出2473.5kJ的热量,试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1
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1

(2)①上述合成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而实际生产中采用300°C的温度,其原因是
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②“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中常包括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上述流程中能体现“循环利用”的除碳酸钾溶液外,还包括
高温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CD
CD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3)甲醇可制作燃料电池.写出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
CH3OH+8OH?-6e-═CO32-+6H2O
CH3OH+8OH?-6e-═CO32-+6H2O
.当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
1.2mol
1.2mol
时,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是6.72L(标准状况下).
(4)常温下,0.1mol/L K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K+)>c(HCO3-)>c(OH-)>c(H+)>c(CO32-
c(K+)>c(HCO3-)>c(OH-)>c(H+)>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把0.6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他们发生如下反应:2X(g)+Y(g) nZ(g)+2W(g).2min末已生成0.2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计算:
(1)2min末时Y的浓度.  
(2)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   
(3)求反应前后压强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一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的N2和1.2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 (g)+3H2 (g)═2NH3 (g);△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图1: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 (NH3)为
0.025
0.025
mol/(L?min).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C2(NH3)
C (N2)C3(H2)
=
C2(NH3)
C (N2)C3(H2)
,随温度升高,K值将
减小
减小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ac
ac

a.0.20mol/L    b.0.12mol/L    c.0.10mol/L    d.0.08mol/L
(4)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C、D、E
C、D、E
 (填序号).
A.3v(H2(正)=2v(NH3(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E.单位时间内1mol N≡N键断裂的同时,有3mol H-H键生成
F.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 N2的同时,减少了n mol NH3
(5)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
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
不变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图1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7)已知化学反应N2+3H2=2NH3 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①1mol N 和3mol H 生成1mol NH3(g)是
释放
释放
能量的过程(填“吸收”或“释放”).
1
2
N2(g)+
3
2
H2(g)=NH3(g);△H=
(a-b)kJ/mol
(a-b)kJ/mol

③N2(g)和H2生成NH3(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1)△H=2(a-b-c)kJ?mol-1
N2(g)+3H2(g)=2NH3(1)△H=2(a-b-c)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