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03和H2S0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分) (1)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 10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ΔH>0

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该密闭容器 3 s时有0.1mol CO生成,则3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容积为V L某密闭容器中amol CO与 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1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V2/a2(填“=”“<”或“>”)。

③在温度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向该密闭容器再增加a mol CO与 2a mol H2,和b mol CH3OH(g),则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或“无法确定”),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翠屏区模拟)一种混合动力车,可以分别用电动机、内燃机或者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内燃机提供推动力,使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目前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电动机一般使用镍氢电池(KOH作电解液).
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汽车在刹车和下坡时,镍氢电池两电极反应分别为:甲电极:M+H2O+e-→MH+OH-(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乙电极:Ni(OH)2+OH--e-→NiOOH+H2O则在这一过程中甲、乙两电极的名称分别是:甲:
阴极
阴极
;乙:
阳极
阳极

(2)当汽车上坡或加速时,镍氢电池两电极反应分别为:甲电极:
MH+OH--e-=M+H2O
MH+OH--e-=M+H2O
;乙电极:
NiOOH+H2O+e-=Ni(OH)2+OH-
NiOOH+H2O+e-=Ni(OH)2+OH-
;电极周围溶液的pH变化是(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下同)甲
减小
减小
;乙
增大
增大

(3)内燃机工作时因为部分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污染大气的CO,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C8 H18(1)+25/2O2(g)=8CO2(g)+9H2O(g);△H=-5121.9kJ/mol
2CO(g)+O2(g)=2CO2(g);△H=-566.0kJ/mol
H2O(g)=H2 O(1);△H=-44.0kJ/mol
写出汽油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C8H18(1)+
17
2
O2(g)=8CO(g)+9H2O(l);△H=-3253.9kJ/mol
C8H18(1)+
17
2
O2(g)=8CO(g)+9H2O(l);△H=-3253.9kJ/mol

(4)为降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可采取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增加一个补燃器,通过下列反应来实现转化:
2CO(g)+O2(g)?2CO2(g)
已知在温度为T的条件下,当补燃器中化学反应速率V(正)=V(逆)时,各物质浓度存在下列恒定关系:
c(CO2)2
c(CO)2×c(O2)
=108

在温度为T的条件下,若某汽车排人补燃器的CO、CO2的浓度分别为1.0×10-5mol?L-1和1.01×10-4mol?L-1,要在该温度下使最终尾气中CO的浓度降为1.0×10-6mol?L-1,则补燃器中应不断补充O2,并使O2浓度保持在
1.21×10-4
1.21×1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10分)某化学小组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如下图),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 (填字母)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右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填字母)。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每空2分)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 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的玻璃塞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在配制前用相同浓度的稀盐酸润洗容量瓶

(2)现将200mL0.30mol/L的盐酸与50mL0.80mol/LCaCl2溶液混合(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3)在标准状况下,将_____________L HCl气体溶于1000 m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cm3),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10分) (1)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 10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ΔH>0

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该密闭容器 3 s时有0.1 mol CO生成,则3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2)在压强为0.1 MPa条件下,容积为V L某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 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1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V2/a2(填“=”“<”或“>”)。

③在温度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向该密闭容器再增加a mol CO与 2a mol H2,和b mol CH3OH(g),则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或“无法确定”),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