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某校研究性学习课外环保监测小组对采集气体样品中所含污染气CO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步骤如下: a.首先使采集的气体样品2.00L缓缓通过I2O5的加热管.发生反应: 5CO+ I2O5==5C O2+I2 : b.将产生的I2升华.并由浓度为0.005mol/L的Na2S2O3溶液30.0mL完全吸收.此时发生反应I2+2 Na2S2O3==2NaI+ Na2S4O6 , c.向b的溶液中加4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01 mol/L的I2水滴定.耗去5.00mL的溶液恰好变色. (1)操作c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 (2)步骤a中由CO与I2O5反应生成I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③该气体样品中CO的浓度为多少mg/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有人指出,近年来冬季北方路面经常结冰,是由于大量使用乙醇汽油,而乙醇燃烧时,会产生比普通汽油更多的水的原因导致的。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学校附近加油站的93号汽油中乙醇的含量,并比较乙醇燃烧与普通汽油燃烧产生水的量。

甲同学认为,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蒸馏,只要通过蒸馏并收集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就可以计算其含量。于是,他设计了按下图装置进行的蒸馏实验,

⑴请找出上图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经查阅相关资料得到乙醇及普通汽油主要成分(5—11碳的烷烃)的沸点如下表:

有机物

乙醇

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癸烷

十一烷

沸点/℃

78.4

36.1

68.7

98.5

125.8

150.8

174.1

195.6

⑵乙同学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提出,甲同学的方案不易实施,得不到纯净的乙醇,请简述其中的原因:                                              

⑶乙同学根据查阅的资料提出:可以用水萃取乙醇汽油中的乙醇,以此实现分离乙醇的目的。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醇汽油和蒸馏水,如想使乙醇全部进入水层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静置分层后普通汽油在        层(填“上”或“下”)。通过测定普通汽油的质量与原乙醇汽油的质量就可计算出乙醇的质量分数。

⑷燃烧时产生水的多少是由有机物的含氢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决定的,根据上表中普通汽油的成分可知,普通汽油中含氢量最高的是:     (填分子式)、最低的是:      (填分子式);则等质量的乙醇与这两种有机物相比较,完全燃烧时产生水的质量最小的

是:        (填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有人指出,近年来冬季北方路面经常结冰,是由于大量使用乙醇汽油,而乙醇燃烧时,会产生比普通汽油更多的水的原因导致的。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学校附近加油站的93号汽油中乙醇的含量,并比较乙醇燃烧与普通汽油燃烧产生水的量。

甲同学认为,分离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蒸馏,只要通过蒸馏并收集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就可以计算其含量。于是,他设计了按下图装置进行的蒸馏实验,

 


⑴请找出上图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经查阅相关资料得到乙醇及普通汽油主要成分(5—11碳的烷烃)的沸点如下表:

有机物

乙醇

戊烷

己烷

庚烷

辛烷

壬烷

癸烷

十一烷

沸点/℃

78.4

36.1

68.7

98.5

125.8

150.8

174.1

195.6

⑵乙同学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提出,甲同学的方案不易实施,得不到纯净的乙醇,请简述其中的原因:                                              

⑶乙同学根据查阅的资料提出:可以用水萃取乙醇汽油中的乙醇,以此实现分离乙醇的目的。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乙醇汽油和蒸馏水,如想使乙醇全部进入水层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静置分层后普通汽油在        层(填“上”或“下”)。通过测定普通汽油的质量与原乙醇汽油的质量就可计算出乙醇的质量分数。

⑷燃烧时产生水的多少是由有机物的含氢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决定的,根据上表中普通汽油的成分可知,普通汽油中含氢量最高的是:     (填分子式)、最低的是:      (填分子式);则等质量的乙醇与这两种有机物相比较,完全燃烧时产生水的质量最小的

是:        (填分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1?琼海一模)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小苏打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保证NaHCO3全部分解

(2)方案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前应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液漏斗中应该装
稀硫酸
稀硫酸
(填“盐酸”或“稀硫酸盐”).D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C被吸收

②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
C
C
装置(用字母表示)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装置A、B中容器内含有二氧化碳,不能被C中碱石灰完全吸收,导致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
玻璃棒

②试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取少量滤液,再滴加BaCl2溶液少许,如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沉淀完全

③若加入试剂改为氢氧化钡,已知称得样品9.5g,干燥的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5.8%
55.8%
(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某校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的氯气用途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氯气可广泛地应用于衣物的漂白、水体的杀菌和消毒等。

(1)氯气可以用于漂白、消毒的原因是因为能与水作用形成具有______性的次氯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调查某室外游泳池夏季池水消毒情况时,小组成员了解到,该游泳池每周一上午8:00换水,然后通入氯气消毒,通常游泳池中水的含氯量控制在0.5 mg·L-1至1.0 mg·L-1之间时,效果最好。右图是该小组测定的每天19:00时游泳池中水的含氯量,哪几天使用游泳池不安全?______。

(3)你认为哪几天的天气炎热、阳光强烈______,说出一种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要的方程式和文字)。

(4)在对游泳池水中通入氯气消毒时,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氯气罐,还应采取下列自救方法______。

A.用湿润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低处

B.用浸湿小苏打或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高处

C.用浸湿浓氨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匍匐跑至安全处

D.用浸湿食盐水的毛巾捂住口鼻顺风跑至安全处

(5)小型游泳池通常使用漂白液(NaClO溶液)而非氯气来消毒池水,试举出使用漂白液消毒而非氯气的一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上如何生产漂白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某校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的氯气用途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氯气可广泛地应用于衣物的漂白、水体的杀菌和消毒等。

(1)氯气可以用于漂白、消毒的原因是因为能与水作用形成具有______性的次氯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调查某室外游泳池夏季池水消毒情况时,小组成员了解到,该游泳池每周一上午8:00换水,然后通入氯气消毒,通常游泳池中水的含氯量控制在0.5 mg·L-1至1.0 mg·L-1之间时,效果最好。右图是该小组测定的每天19:00时游泳池中水的含氯量,哪几天使用游泳池不安全?______。

(3)你认为哪几天的天气炎热、阳光强烈______,说出一种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要的方程式和文字)。

(4)在对游泳池水中通入氯气消毒时,当发生氯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氯气罐,还应采取下列自救方法______。

A.用湿润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低处

B.用浸湿小苏打或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跑向高处

C.用浸湿浓氨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匍匐跑至安全处

D.用浸湿食盐水的毛巾捂住口鼻顺风跑至安全处

(5)小型游泳池通常使用漂白液(NaClO溶液)而非氯气来消毒池水,试举出使用漂白液消毒而非氯气的一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工业上如何生产漂白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