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认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的体制 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也称为斯大林模式. (1)特点: 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致形成个人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民主法制极不健全,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2)影响: 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这种体制之下取得的.通过这条道路和模式.苏联在一国范围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高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为后来战胜法西斯侵略并成为世界大国.打下了基础.其建设成就和速度曾为世人瞩目. 但是.这种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给苏联以后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它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思想.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以致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造成诸多严重的问题.如经济比例失调.经济效益低下,工农关系紧张,阶级斗争扩大化.民主法制遭破坏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渐突出.成为僵化的.不利于苏联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势在必行. (3)形成原因: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