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失误 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后.为了用现代技术改造落后的工业农业.为了增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国际上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短缺.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 为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又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1928年-1941年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一五 计划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五 计划完成.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社会主义建设 取得重大成就.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也存在严重问题:第一.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低劣.效益低下.大量国家资源消耗和浪费.第二.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经济缺乏经验.盲目追求集体化速度.严重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能力提高] 例 导致苏联30年代大清洗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B.国际反苏势力猖獗 C.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的错误认识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分析:1936年至1939年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发生在斯大林当政期间.作为苏联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负有最直接的.不可推御的责任.斯大林错误地认为当时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这造成了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导致了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破坏和践踏.故正确答案为C. [点击思维] 例 比较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胜利之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异同点.并分别述评苏维埃国家与新中国对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政策.说明两国基本做法方面的差异. 分析:这是一道中外比较题.难度是比较大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好叙述.只要把握住党的领导.小农经济和外来敌对势力的封锁即可.对待资本主义的做法.中国因为采用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而苏俄却带有强制性.这是比较的一个关键.答好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要较好地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