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不能.2NH3+H2SO4═(NH4)2SO4.NH3被吸收.无法进人硬质试管参加反应. (2)在NH3进人反应器前.先通过饱和氨水.观察气泡逸出速率.使NH3的逸出速率与O2在浓H2SO4中的逸出速率>4:5.以保证NH3过量.然后使NH3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后.再进入反应器进行催化氧化. 在集气瓶上应连接带导管的双孔塞.将多余气体导人盛溴FeSO4溶液的烧杯中来吸收尾气.防止NO污染空气.同时阻止空气进人集气瓶.氧化生成NO. (3)在实验开始前应先通人NH3.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氧化.在反应过程中就出现颜色变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C
C

A.电解水制氢:2H2O
 电解 
.
 
 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
 高温 
.
 
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
   TiO2   
.
太阳光
 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
 高温 
.
 
 CO+3H2
(2)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将2molCO2和6molH2充入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发生了下列反应:CO2(g)+3H2 (g)?CH3OH(g)+H2O(g)△H=-49.0kJ?mol-1.反应在2分钟时达到了平衡.
①用H2与CO2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以它们的速率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的关系式是
3υ(CO2=υ(H2
3υ(CO2=υ(H2

②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关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CD
CD
(填序号).

A.P3>P2    T3>T2
B.P2>P4      T4>T2
C.P1>P3     T1>T3
D.P1>P4    T2>T3
(3)工业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参考合成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
衡常数:
温度/℃ 0 100 200 300 400
平衡常数 667 13 1.9×10-2 2.4×10-4 1×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C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可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S<0
C.在T℃时,1L密闭容器中,投入0.1mol CO和0.2mol H2,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100
D.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5Mpa)和250℃,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转化率最高
(4)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2).
以CO2与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CO(NH22].已知:
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H=+116.49kJ?mol-1
H2O(l)=H2O(g)△H=+88.0kJ?mol-1
试写出NH3和CO2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NH3(g)+CO2(g)=CO(NH22(s)+H2O(l)△H=-130.98kJ?mol-1
2NH3(g)+CO2(g)=CO(NH22(s)+H2O(l)△H=-130.98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业.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C(s)+H2O(g)CO(g)+H2(g)△H=+131.3kJ?mol-1
该反应在常温下
不能
不能
自发进行(填“能”与“不能”);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和2mol H2O(g),达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20%,请计算此时的平衡常数
0.05
0.05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与H2反应来生产甲醇.
化学键 C-O C-H H-H C≡O O-H
键能 kg/mol-1 358 413 436 1072 463
已知生成气态甲醇,CO里面含C≡O.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H=-116KJ/mol
CO(g)+2H2(g)=CH3OH(g)△H=-116KJ/mol

(3)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g)2NH3(g)△H=-92.4kJ/mol
在一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在t1时升高温度,t2重新达到平衡,t3时充入氮气,t4时重新达到平衡,t5时移去一部分产物,t6时又达到平衡,请在下面的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图中画出t1到t5逆反应速率、t5到t6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4)氢气可用于生产燃料电池,丙烷气体也可以.美国科学家成功开发便携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丙烷气体为燃料,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电解质是固态氧化物,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则通丙烷的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3H8+10O2--20e-=3CO2+4H2O
C3H8+10O2--20e-=3CO2+4H2O

Ⅱ沉淀物并非绝对不溶,且在水及各种不同的溶液中溶解度有所不同,同离子效应、络合物的形成等都会使沉淀物的溶解度有所改变.已知AgCl+Cl-=[AgCl2]-,如图是某温度下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情况.由以上信息可知:
(1)由图知该温度下AgCl的溶度积常数为
10-12
10-12

(2)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先变小后变大)的原因是:
开始Cl-抑制了AgCl的溶解,所以Ag+浓度变小了,但Cl-浓度增大使AgCl形成[AgCl2]-络合物:AgCl+Cl-=[AgCl2]-,所以Ag+浓度又变大了.
开始Cl-抑制了AgCl的溶解,所以Ag+浓度变小了,但Cl-浓度增大使AgCl形成[AgCl2]-络合物:AgCl+Cl-=[AgCl2]-,所以Ag+浓度又变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开封二模)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
.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
③⑨
③⑨
 (填装置序号,下同),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
氨气和该液体不能反应、氨气不能溶于该液体、该液体不能挥发
氨气和该液体不能反应、氨气不能溶于该液体、该液体不能挥发

(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在橡胶管处接上导气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槽中,用热毛巾捂着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移开热毛巾(或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或关闭装置②的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从分液漏斗的上端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漏斗中的水滴入烧瓶中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在橡胶管处接上导气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将导气管末端插入水槽中,用热毛巾捂着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导气管末端有气泡冒出,移开热毛巾(或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或关闭装置②的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从分液漏斗的上端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若漏斗中的水滴入烧瓶中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收集装置应选择
.证明氨气已收集满的操作是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

(3)将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氮气和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3+3CuO
  △  
.
 
3Cu+N2+3H2O
2NH3+3CuO
  △  
.
 
3Cu+N2+3H2O

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氮气(可含有少量的水),应使用上述仪器中的(按气流方向从左向右列出):②→
⑦→⑧→③→④
⑦→⑧→③→④
.此时③中应盛放
稀硫酸
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参与下列探究.
(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
向左
向左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上述反应的△H
不改变
不改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在400℃时,N2(g)+3H2(g)?2NH3(g)的K=0.5,则①2NH3(g)?N2(g)+3H2(g)的K=
2
2
(填数值).
②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则此时反应v(N2
=
=
v(N2(填:“>”、“<”、“=”或“不能确定”)
(3)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 molN2和3molH2,在某一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D
 (填序号).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l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l>P2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D.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催化剂性能,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索尔维制碱法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为当时世界各国所采用,后被中国的侯氏制碱法取代.索尔维法的生产流程如下所示:

索尔维法能实现连续生产,但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0%,且副产品CaCl2没有合适的用途,会污染环境.
1940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经过多次试验,弥补了索尔维法的技术缺陷,加以改进,食盐利用率高达96%,得到了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被称为“侯氏制碱法”.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①向30~50℃的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至饱和,再通入CO2,从而得到碳酸氢钠沉淀.
②过滤,将滤渣加热而得产品.
③向滤液中加入细食盐末,调节温度为10~15℃,使NH4Cl沉淀,过滤,滤渣为NH4Cl产品,滤液为饱和食盐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含氨气的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 时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CO2+NH3+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CO2+NH3+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2)不能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 制NaHCO3的原因是
H2CO3酸性比盐酸弱,CO2与NaCl不反应
H2CO3酸性比盐酸弱,CO2与NaCl不反应
;也不能采用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CO2,再通入NH3的方法制NaHC03 的原因是
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析出
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小,生成NaHCO3太少不会结晶析出

(3)写出在索尔维法生产过程中,生成CaCl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在侯氏制碱法中,
二氧化碳和饱和食盐水
二氧化碳和饱和食盐水
(填物质名称)可以循环利用.
(5)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法相比,其优点是
使NH4Cl析出,可做氮肥;减少无用的CaCl2生成,原料NaCl充分利用
使NH4Cl析出,可做氮肥;减少无用的CaCl2生成,原料NaCl充分利用
(任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