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其基本内涵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全球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多元化. 材料一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1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之“走向现代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英国的内部力量已经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促进本国近代化方面的作用. 材料二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 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已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关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 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王绍坊 材料三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 .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伊文成 (2)对比材料二.三.归纳日本使团出使欧美的目的和成员组成有何特点?简要分析中日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及其影响. 材料四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 --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2001年开始.全球资本都将目光瞄准中国.中国的资本也开始游猎全球.与此同时.被全球化浪潮携裹前行的中国一路狂奔之后.开始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伐. --王明博 (3)材料四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2001年开始.“中国资本开始以游离全球 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并由此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