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醋酸.B为石灰石.C为C6H5ONa溶液. 则在小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 .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B为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中先产生沉 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溶解时.关闭E.然后 向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出现银镜. 则A是 .C是 和乙醛的混合液.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19.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示图如下: 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 (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升高 .“降低 或“不变 ). (2)为有效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2+.Mg2+和SO42+.供选用的试剂有BaCl2.Ba(NO3)2.KOH.NaOH.K2CO3.Na2CO3.应选用的试剂及其加入的正确顺序是 . (3)在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时.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的目的是 . .采用无隔膜电解冷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只有NaClO和H2.则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C中溶液褪色,则B是_______,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B为Na2CO3,C为NaAlO2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酸A的酸性比_______强,写出试管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若在C中加入醋酸铵固体红色变浅,则A是__________,解释C中加入醋酸铵固体红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_(用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3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则B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B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向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为Na2CO3溶液,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C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则酸A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然后向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恰好完变溶解变为澄清溶液时,关闭E,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则A是__________(填名称),C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与葡萄糖混合溶液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盛苯酚钠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B.若A为食盐水,B为电石,C中盛KMnO4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gNO3溶液,则C中无现象。

D.实验中仪器D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盛苯酚钠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B.若A为食盐水,B为电石,C中盛KMnO4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gNO3溶液,则C中无现象。

D.实验中仪器D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A为醋酸,B为贝壳(粉状),C为盛苯酚钠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B.若A为食盐水,B为电石,C中盛KMnO4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gNO3溶液,则C中无现象。
D.实验中仪器D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