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稍加思考.就会知道.如果你不上学.你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的乏味和可悲.用不了一个星期.你就会乞求再让你回到学校里去.因为无所事事的羞耻感正在吞噬着你的心.游戏玩乐让你感到厌倦.我的孩子.每一个人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想想那些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上夜校的工人们,想想那些士兵们.一天的摸爬滚打以后.晚上还是会捧起课本的,再想想聋哑人和盲人们.他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呢!--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的孩子们正背着书包做着同样的事.都要到学校去上课.想象一下这个庞大的人群.这千百种民族的孩子汇成的求学的洪流.一旦不存在了.人类就将重新坠入野蛮状态.这巨大的洪流是世界的希望.进步.光荣. 以上是亚米契斯中的一段话.读后结合我们所学教材.谈谈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1)学习是成才的阶梯.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一个公民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增长才干.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享受现代文明.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 (3)受教育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既然是法定义务就必须履行.不得放弃.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当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解析:亚米契斯中的这一段话.以对孩子讲话的方式深刻地阐述了学习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教育我们要珍惜大好的学习机会.完成自己的学业.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再结合教材中所学的道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受到的启示即可. 13.在小明的成长记录袋中.有下面两段关于人生烦恼的记录: [成长记录一] 小学刚毕业.爸爸就逼我去打工.我烦恼极了.多亏上初三的小林哥哥用所学法律知识说服了爸爸.我才走进了中学校门.真该谢谢他. (1)如果你是小林.你会对小明的爸爸说些什么? [成长记录二] 今天我在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活动中了解到两种情况:一是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好几天找不到工作很烦恼,二是个别企业主因找不到具有一技之长的雇工而发愁.对这两种情况的体验和感悟给我很大的启迪. (2)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小明同学的感悟和体验对当代中学生创造美好人生有何启示? 答案:(1)能运用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任意一部法律的相关内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答即可. (2)能从正确选择成才目标.刻苦学习.培养能力.立志成才等角度作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 解析:新课程标准突出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考查.通过试题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功能.本题具有开放性试题的典型特点.贯彻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培养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展开.既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既强调材料与所学知识的紧密结合.又鼓励学生创新. 14.上海的一位79岁姓吴的老人.老伴在20年前去世.虽有一个女儿.但因居住地离得远等原因.与老人不怎么来往.老人73岁时.请了一位农村来的小保姆.对老人照顾得非常周到.后来小保姆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外出做小时工.2002年姓吴的老人去世前.将自己的住房.存款.古玩字画等财产全部赠给小保姆.并对这一决定以文字的形式做了公证.姓吴的老人去世以后.老人的女儿将小保姆告上法庭.认为:“小保姆不是法定继承人.单凭父亲的遗嘱.无权继承父亲的遗产.要求小保姆返还财产 . (1)老人女儿的观点“小保姆不是法定继承人.单凭父亲的遗嘱.无权继承父亲的遗产 是否正确?为什么? (2)姓吴老人的女儿状告小保姆的官司能打赢吗?为什么? 答案:(1)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之间的区别来分析. (2)从道德.法律的角度来分析. 解析:本题通过设置具体案例考查对继承权的实现方式的理解.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而且.公民将自己的财产在死后不留给亲属.而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是法律所允许的. 15.某饭店服务员小张在收拾餐桌时拾到一个皮包.发现里面装有现金5 000元和一部手机.便将皮包交给老板张军.顾客孙某发现钱包不见后赶忙回店寻找.张军不予承认.孙某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处张军6个月拘役.并责令其退还钱物. (1)法院的判决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2)从这一案例中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1)法院的判决有道理.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所有权.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财产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2)在生活中.我们应发扬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不应该侵占他人的合法财产.这既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又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法规.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因此.公民拾到他人的物品不是个人合法的财产. 16.2010年6月.湖南省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石鼓区一民宅内查出标注为华氏牌的劣质中小学生奶粉和婴儿奶粉12 000多袋(罐).货值近50万元.执法人员立即对标注为华氏牌的各类奶粉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标注为华氏牌的中小学生奶粉.明示蛋白质含量19.3克.但实际含量仅为6.81克.此前.阜阳市等地发现的劣质奶粉已造成一些婴儿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1)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2)上述案例中的“劣质奶粉 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请分析说明. (3)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案:(1)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的知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人格尊严和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2)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悉权和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 (3)可以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拨打消费者维权电话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解析:解答此类题需要有较强的判断.分析和概括能力.答题时应认真审读材料.找准题目与教材的结合点.最后按要求写出要点即可. 17.观察下面漫画: 你认为漫画中的游客该怎么做? 答案:漫画中游客的知悉真实情况权.公平交易权等受到侵犯.游客可以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可以与旅行社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当与旅行社协商和解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还可以通过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关仲裁的途径解决. 解析:本题通过漫画命题.考查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观察漫画.明了其寓意.由漫画的文字提示可知.旅行社的行为是在欺骗消费者.没有信守其承诺.侵犯了消费者对真实情况的知悉权等.消费者应该依法自救. 18.材料一:漫画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