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材料一:A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份 年人均纯收入(元) 收入构成 种植业 投资收入(注) 劳务收入(注) 2003 6500 1200 2000 2300 2004 7200 1300 2500 3400 2005 8000 1380 3500 3120 注:投资收入为兴办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经济.劳务收入为进城务工和出国打工收入.该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以家政.缝纫.建筑行业为主. 材料二:A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构成情况统计表 年份 年人均纯收入(元) 收入构成(元) 工资收入 非工资收入 2003 18000 15000 3000 2004 22000 16000 6000 2005 26000 17000 9000 注: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城镇下岗职工.在职职工.国家机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等年收入平均构成.非工资收入主要指奖金.福利等.2005年该地区下岗职工年收入平均为7200元.在职职工收入为12000元.公务员年收入为25000元.电信.电力.银行等垄断行业员工的年收入人均为5-10万元.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注重社会公平.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两个材料共同说明了怎样一个社会问题?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实现社会公平? (4)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说明我国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答.(1)材料一说明A地区农民在最近3年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快.主要是投资收入和劳务收入增长较快.在农民收入构成中.种地收入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表明种植业收益较低.投资收入的增长表明该地区的民营经济在不断发展.劳务收入多数是农民从事简单劳动所获得的. 材料二说明A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比较快.但主要是工资外收入增长较快.同时行业收入差距偏大.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A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年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城镇居民.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不解决将会影响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科技.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之路.实现种田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要继续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实施城镇化战略:要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打工收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其次.要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解决收入分配悬殊问题.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关注弱势群体,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垄断行业的分配行为:要严厉地惩治腐败,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搞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 (4)①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②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通过制定法律和完善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当家作主依法享有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权利.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③公民在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同时.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在行使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注:如果考生答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等三原则可酌情给分) 【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