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6 mgCu跟含有1.4×10-3 mol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完毕后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A.7.84 mL B.13.44 mL C.15.68 mL D.17.92 m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C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F位于周期表
d
d
区.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O<N
C<O<N
.(写元素符号)
(3)F和质子数为25的M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 F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4)晶胞中F原子的配位数为
8
8
,若F原子的半径为rcm,则F晶体的密度为
112
6.02×1023×(
4
3
3
r)3
g/cm3
112
6.02×1023×(
4
3
3
r)3
g/cm3
(用含r的表达式表示),该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为
68%
68%

(5)H2S和C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C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 187 202 2.6
H2C2 272 423 比任意比互溶
H2S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
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把N2和H2以1:1的物质的量比混合后分成四等份,分别同时充入A、B、C、D四个装有催化剂的真空容器中(四个容器的容积固定,且不等),在保持相同温度的条件下,四容器中的合成氨反应相继达到平衡状态.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后回答有关问题((2)(3)小题用A、B、C、D填空).
容器代码 A B C D
平衡时
.
M
(混)
16 17
平衡时N2转化率 20%
平衡时H2转化率 30%
(1)①②③分别为
10%
10%
6.25%
6.25%
11.8%
11.8%

(2)都达到平衡时,
A
A
容器的NH3的物质的量所占的比例最大.
(3)四个容器的容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D<B<C
A<D<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C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F位于周期表              区。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写元素符号)

(3)F和质子数为25的M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

F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4)晶胞中F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F原子的半径为rcm,则F晶体的密度为    (用含r的表达式表示),该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为             

(5)H2S和C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C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

187

202

2.6

H2C2

272

423

比任意比互溶

H2S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A、B、C、D、E、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3+离子M层3d轨道电子为半满状态。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C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F位于周期表             区。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写元素符号)

(3)F和质子数为25的M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M

F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M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F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4)晶胞中F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F原子的半径为rcm,则F晶体的密度为    (用含r的表达式表示),该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为             

(5)H2S和C元素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C2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熔点/K

沸点/K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H2S

187

202

2.6

H2C2

272

423

比任意比互溶

H2S和H2C2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Ⅰ.已知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量取50mL 0.25 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量温度      ②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测量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测量混合液温度。请回答:

(1)NaOH溶液稍过量的原因                                       

(2)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加入       B.一次迅速加入       C.分三次加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4)设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中和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请根据实验数据求出中和热为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5.0

25.2

25.1

28.5

3.4

2

24.9

25.1

25.0

28.3

3.3

3

25.6

25.4

25.5

29.0

3.5

(5)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7.3 kJ,原因是                     

                                   

Ⅱ.某烧碱样品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操作:

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 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润洗好的酸式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使开始读数为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记下读数为V2 mL

试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2)观察滴定管液面的高度时应注意                                           

                                                                        

(3)E步骤的操作中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4)某学生实验时把锥形瓶用烧碱样品溶液洗涤,使测定的浓度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                                                

(5)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