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Ⅰ > 9.9×10-7 10-8 (2)c(Cl―)>c(M+)>c(H+)>c(OH―) Ⅱ.⑴第三周期.ⅠA族 ⑵①C+4HNO3(浓)CO2↑+4NO2↑+2H2O ②2Na2O2+2CO2=2Na2CO3+O2 ⑶ + O2(g)=CO2(g);△H=-393.5 kJ/mo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分)

   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3)A的结构简式是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5)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作由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mL,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
盐酸液的体积(mL) 30 30 30 30
样品(g) 3.32 4.15 5.81 7.47
二氧化碳的体积(mL) 672 840 896 672
(1)由第Ⅰ组数据中的CO2体积与样品质量之比,可以推测用2.49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CO2
504
504
mL(标准状况).
(2)另取3.32g天然碱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300℃时NaCO3不分解),产生CO2112mL(标准状况)和水0.45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已知Na2CO3和HCl(aq)的反应分下列两步进行: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HCl→NaCl+CO2↑+H2O
由上表中第Ⅳ组数据可以确定所用的HCl(aq)的浓度为
2.5
2.5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0?上海)某天然碱(纯净物)可看作由CO2和NaOH反应后的产物所组成.称取天然碱样品四份,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30mL,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表:
盐酸液的体积(mL) 30 30 30 30
样品(g) 3.32 4.15 5.81 7.47
二氧化碳的体积(mL) 672 840 896 672
(1)由第Ⅰ组数据中的CO2体积与样品质量之比,可以推测用2.49g样品进行同样的实验时,产生CO2
504
504
mL(标准状况).
(2)另取3.32g天然碱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300℃时NaCO3不分解),产生CO2112mL(标准状况)和水0.45g,计算并确定该天然碱的化学式.
(3)已知Na2CO3和HCL(aq)的反应分下列两步进行:
Na2CO3+HCL→NaCL+NaHCO3
Na2CO3+HCL→NaCL+CO2↑+H2O
(4)依据上表所列数据以及天然碱的化学式,讨论并确定上述实验中CO2(标准状况)体积V(mL)与样品质量W(g)之间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化学小组探究液体有机物样品A(C3H8O2)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如图实验装置,通过Na与A反应确定羟基个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从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中加入;检验装置甲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止水夹夹住甲、乙间的橡皮管,再从分液漏斗里加水,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在滴入烧瓶,表明气密性好
用止水夹夹住甲、乙间的橡皮管,再从分液漏斗里加水,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在滴入烧瓶,表明气密性好

(2)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球并冷却后再与有机物A反应,其目的是
增大钠与有机物A的接触面积,保证反应从充分
增大钠与有机物A的接触面积,保证反应从充分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ρ=l.038g?mL-1
实验编号 有机样品的体积 有机样品的质量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I 3.65mL 3.8g 1120mL II 7.30mL 7.6g 2240mL III 14.60mL 15.2g 4000mL
①不能选第
组数据来计算A中羟基个数,这组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可能广口瓶中水不足,或者装置漏气或钠不足
可能广口瓶中水不足,或者装置漏气或钠不足

②有机物A中羟基个数为
2
2

实验二:
欲确定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7.30mL A,Cu作催化剂,经氧化后完全转化成液态有机物B.
②取一质量为m1g的洁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滴入化合物B,并水浴加热,待充分反应后,静置,小心倒出上层清液,向试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倒出,再加入蒸馏水,再倒出,最后将试管烘干并称量.重复2次,试管质量均为m2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的目的是
洗涤附着在银上的可溶物,使测量结果准确
洗涤附着在银上的可溶物,使测量结果准确

(2)若m2-m1=43.2g,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
CH2OH-CH2-CH2OH
CH2OH-CH2-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装置可用于多项定量实验.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甲有刻度,供量气用.
( 1 )装置中有刻度的甲管可以用
碱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代替 (填仪器名称),按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向乙中注入适量的水,使乙中液面高于甲中液面,静止观察,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向乙中注入适量的水,使乙中液面高于甲中液面,静止观察,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 2 )某实验小组用镁粉、盐酸、醋酸设计实验来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两种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装置如图所示,
有关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酸溶液 酸溶液 气体体积/mL 反应时间
(实验A) (实验B) (25℃、101 kPa) 实验A 实验B
CH3COOH0.1 mol/L40.00mL HCl溶液
0.1 mol/L
40.00mL
5 t(a1)=155 s t(b1)=7 s
10 t(a2)=310 s t(b2)=16 s
15 t(a3)=465 s t(b3)=30 s
20 t(a4)=665 s t(b4)=54 s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每次实验至少需要用电子天平(能称准1mg) 称取镁粉
0.048
0.048
g;
②冷却到25℃后,在读取气体体积时,首先应如何操作:
上下移动乙管,使甲管中液面和乙管中液面相平,再读数
上下移动乙管,使甲管中液面和乙管中液面相平,再读数

③分析实验数据,t(a1)远远大于t(b1)的原因是
开始阶段醋酸溶液中的c(H+)远小于相同浓度的盐酸中的c(H+
开始阶段醋酸溶液中的c(H+)远小于相同浓度的盐酸中的c(H+

(3)用图示装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S cm2、质量为mg的镀锌铁皮与6mol?L-1 NaOH溶液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锌的密度为 ρ  g/cm3
①写出Zn镀层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2OH-+2H2O=Zn(OH)42-+H2
Zn+2OH-+2H2O=Zn(OH)42-+H2

②为提高测定的准确性,需将锥形瓶上的单孔橡胶塞换为双孔橡胶塞,另一孔插入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仪器名称)
实验时先向锥形瓶中加入镀锌铁皮样品,塞上双孔塞,再加入NaOH溶液;
③已知实验前后甲管中液面读数差为V mL(实验条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mol?L-1).则镀锌铁皮的锌镀层厚度为
65V×10-3
2ρSVm
65V×10-3
2ρSVm
cm.(写出数学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